转Bt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黏虫的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苗

作者: 汪海;张杰;何康来;梁革梅;朱莉;黄大昉;郎志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cry1Ah基因;玉米;玉米螟;棉铃虫;黏虫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年卷期: 2016 年 06 期

页码: 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cry1Ah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综31,获得对玉米螟有显著抗性的转基因玉米HGK60,为了研究其对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在室内和田间分别用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黏虫幼虫对HGK60玉米的杀虫效果进行检测。室内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取食HGK60玉米心叶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在3天后死亡率达100%;HGK60玉米对棉铃虫幼虫有毒杀作用,玉米不同部位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与非转基因玉米对照相比,取食HGK60玉米叶片一周后的黏虫幼虫体重增长明显受到抑制。田间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HGK60玉米对于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有很强的杀虫活性,达到高抗级别,对于黏虫有一定的杀虫活性,为...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转Bt cry1Ah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黏虫的抗性评价. 汪海,张杰,何康来,梁革梅,朱莉,黄大昉,郎志宏. 2016

[2]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3]中国黏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鉴别与防治技术(英文). 李继红. 2010

[4]实验条件下黏虫、棉铃虫和小地老虎的定向行为比较. 封洪强,刘中芳,李建东. 2010

[5]草地贪夜蛾与玉米灌浆期3种常见夜蛾科害虫的形态特征比较. 陈琦,段云,侯艳红,陈莉,范志业,沈海龙,刘迪,李雷雷,李世民. 2020

[6]黏虫、棉铃虫和小地老虎振翅频率的比较. 施翔宇,封洪强,李建东,刘冰. 2013

[7]潍坊地区两种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动态. 田洪平,门兴元,李付军,田洪霞. 2020

[8]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田间抗性评价. 李国平,刘冰,黄建荣,邱峰,封洪强. 2019

[9]夏季高温对冀南地区棉铃虫和玉米螟蛾量影响的观察. 陈立涛,王永芳,马继芳,董志平,刘敏,董航宇,刘莉,郝延堂. 2019

[10]棉铃虫和玉米螟危害对玉米穗腐病的影响. 朱维芳,庞民好,刘颖超,王振营,董金皋. 2013

[11]麦蛾柔茧蜂对田间棉铃虫和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阿克旦.吾外士,许建军,杨秀荣,何江,吐尔逊,郭文超,徐永琪,魏云青. 2006

[12]Cry1C蛋白对4种棉花害虫的致死效果. 张帅,雒珺瑜,王春义,朱香镇,王丽,张利娟,崔金杰. 2016

[13]短稳杆菌对玉米黏虫防治试验. 王义生,王广祥,孙嵬,苏前富,高小文,李卫东,王艳辉,常雪. 2018

[14]玉米和小麦对黏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陈琦,段云,徐永伟,陈莉,沈海龙,刘迪,范志业,侯艳红,黄建荣,李世民. 2021

[15]河北馆陶劳氏黏虫与黏虫发生动态调查. 陈立涛,刘莉,崔彦,崔栗,孙彦敏,马继芳,王永芳,董志平,董艳珍. 2022

[16]东北玉米螟?代区微孢子虫、玉米螟和玉米之间相互关系初探. 黄虹,王万成,孟祥伟,王晓强,李凤山. 1991

[17]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Ⅲ.夏玉米间作葡匐型绿豆对…. 郑礼. 1997

[18]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 赵秀梅,郑旭,王连霞,刘洋,王立达,李青超. 2021

[19]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研究. 鲁新,李丽娟,刘宏伟,张国红,丁岩. 2007

[20]抗虫转基因玉米研究初报. 滕海涛,赵久然,郭景伦,王元东,邢锦锋,段民孝.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