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与FKBP52联合使用对西花蓟马的毒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仙枫

作者: 尹仙枫;朱凯辉;王芳;张蓉;王福莲;涂雄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西花蓟马;免疫抑制蛋白;保护酶;解毒酶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78-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绿僵菌与昆虫免疫抑制蛋白的增效机理,采用浸渍法测定昆虫免疫抑制蛋白FKBP52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毒力和其体内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对西花蓟马的致死中时LT50为7.32 d,优于绿僵菌单用(10.87 d)或FKBP52蛋白单用的(14.15 d)。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9 d时,西花蓟马的累计死亡率达81.11%,显著高于绿僵菌单用(45.56%)或FKBP52蛋白单用的(36.67%);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的协同毒力指数为24.10,表现为增效作用。金龟子绿僵菌与FKBP52蛋白联合使用1 d后,西花蓟马体内CarE和PO活性小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联合使用2 d后,西花蓟马体内几丁质酶活性小于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而CarE和GST活性均大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联合使用3 d后,西花蓟马体内几丁质酶、CarE和PO活性均大于绿僵菌单用后的活性。表明与金龟子绿僵菌单用相比,金龟子绿僵菌和FKBP52蛋白联合使用后西花蓟马体内CarE、GST、PO和几丁质酶活性抑制或诱导效应与时间有关,这可能是两者具有增效作用的重要机制。

分类号: S433%S476

  • 相关文献

[1]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对两者间后取食者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郅军锐,田甜,温娟,刘勇. 2016

[2]东亚飞蝗FK506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分析. 田野,李贝贝,崔志刚,农向群,张泽华,王广君,刘廷辉. 2021

[3]FK506结合蛋白FKBP52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田野,李贝贝,李霜,农向群,张泽华,刘廷辉,王广君. 2021

[4]对西花蓟马高效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筛选及在花生田间的应用效果. 裴松松,吴轩,李瑞军,赵丹,陆秀君,郭巍. 2021

[5]黄绿绿僵菌侵染对褐飞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珏锋,陈建明,舒金平,李芳,钟海英,吴鸿. 2018

[6]植物源次生物质棉酚和芸香苷对绿盲蝽保护酶与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朱香镇,朱香镇,雒珺瑜,张帅,吕丽敏,王春义,崔金杰. 2018

[7]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解毒酶及保护酶的影响. 严善春,曹传旺,廖月枝. 2012

[8]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生长发育及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樊艳平,党海燕,王宏民,郑海霞,成小芳,张耀文,张仙红. 2020

[9]化学杂交剂SQ-1对麦长管蚜生命表重要参数及酶活的影响. 蒋韫博,郭燕,周雨馨,张改生,马守才,王军卫,牛娜,赵惠燕,宋瑜龙. 2019

[10]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影响. 李贝贝,田野,闫多子,李红梅,曹广春,刘明娜,张泽华,王广君. 2021

[11]粘质沙雷氏菌S-JS1与5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及该菌对灰飞虱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牛洪涛,肖李俊杰,王娜,刘宝生,于天丛,郭慧芳. 2018

[12]不同类型抗虫棉对棉铃虫几种主要酶系活性的影响. 崔金杰,雒珺瑜,王春义,陈海燕. 2009

[13]葱蝇成虫防御类酶和血细胞对球孢白僵菌的防御作用. 吴圣勇,王帅宇,雷仲仁. 2017

[14]取食施硅水稻对褐飞虱成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韩永强,李丹丹,邓权权,侯茂林. 2022

[15]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中肠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王正浩,农向群,曹广春,赵莉,王广君,张泽华. 2015

[16]Cry1Ac杀虫蛋白对粘虫中肠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江幸福,罗礼智,张蕾. 2012

[17]芫荽精油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及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王泽华,杨帆,高恬恬,张道丰,于秋月,高梦瑶,王山宁. 2024

[18]抗虫绿豆对绿豆象生长发育及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成小芳,张耀文,张仙红. 2017

[19]褐飞属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 2001

[20]曲酸对飞蝗酚氧化酶以及其他生化酶活性的影响. 曹广春,贾苗,纪明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