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耕地物候期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正国

作者: 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周清波;吴文斌;邹金秋;张莉;张小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地物候期;SPOT/VGT;NDVI时间序列;气候变化;东北三省

期刊名称: 地理学报

ISSN: 0375-5444

年卷期: 2011 年 66 卷 07 期

页码: 66-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取1998-2010年期间的SPOT/VGT NDVI逐旬时间序列数据、物候观测数据和气候数据,利用函数拟合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不同耕地物候期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关系。首先,基于拟合数据提取了耕地物候期特征(包括生长季开始期、峰值期、结束期与生长季长度等),验证结果显示与不同作物的观测物候期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能较好地反映作物物候期特征的宏观时空分异。其次,分析了1991-2009年期间区内主要农业热量资源(≥10oC初日,初霜日,温度生长期天数和≥10oC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重点分析了1998-2009年期间耕地物候期特征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生长季开始期与≥10oC初日在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东部和吉林省中东部的正相关系显著(P<0.01);生长季长度与温度生长期天数亦在上述区域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然而,生长季结束期与初霜日的相关关系整体上较不明显;此外,生长季长度与≥10oC积温的相关关系存在两种相反的情形,在松嫩平原西北部、三江平原、吉林省中部和辽宁省中部的负相关关系显著(P<0.05),而黑龙江省中南部和三江平原部分区域,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55(P<0.05),分别反映了作物生长发育周期的缩短态势和中早熟作物被中晚熟作物替代的趋势。

分类号: S162

  • 相关文献

[1]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东北地区耕地生长季特征识别与应用研究. 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周清波,王仰麟. 2011

[2]近20年来东北三省春玉米物候期变化趋势及其对温度的时空响应. 李正国,杨鹏,唐华俊,吴文斌,陈仲新,刘佳,张莉,谭杰扬,唐鹏钦. 2013

[3]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典型物候期变化趋势分析. 李正国,杨鹏,唐华俊,吴文斌,陈仲新,周清波,邹金秋,张莉. 2011

[4]时空协同的农业种植结构遥感精细制图. 张冬韵,吴田军,骆剑承,董文,孙营伟,杨颖频,海云瑞,孟博文,刘巍. 2024

[5]基于SPOT/VGT数据的中国北方耕地物候提取研究. 卫炜,吴文斌,李正国,周清波. 2016

[6]基于NDVI时序数据的华北地区耕地物候参数时空变化特征. 查燕,宋茜,卫炜,陈仲新,杨鹏. 2017

[7]东北三省水稻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徐正进,韩勇,邵国军,张学军,全成哲,潘国君,闫平,陈温福. 2010

[8]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李志斌,万利. 2009

[9]东北三省粮食产量结构变动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 宫斌斌,刘帅,杨宁,刘文明. 2017

[10]1961-2014年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王秀兰,王秀芬,刘洋. 2020

[11]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闫梦川,魏东岚,吴云霞. 2020

[12]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2009

[13]东北三省15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的药敏实验分析. 司力娜,李绍戊,王荻,尹海富,产彤岩. 2011

[14]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土壤剖面氮库变化及平衡特征. 王娜,范美蓉,刘双全,赵士诚,赵英,仇少君,何萍,周卫. 2016

[15]中国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的态势、优势、问题与对策. 郭淑敏,马帅,陈印军. 2006

[16]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生产发展研究. 方福平,潘文博. 2008

[17]东北三省典型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剖面碳库变化特征. 仇少君,赵士诚,侯云鹏,徐新朋,王娜,何萍,周卫. 2018

[18]东北三省花生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杨继松,李新华,郭洪海. 2010

[19]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食用豆虫害调查简报. 段灿星,朱振东,王晓鸣,李洪杰. 2009

[20]东北三省不同年代水稻产量及性状的比较研究. 王海泽,何广生,程效义,全成哲,吕艳东.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