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辅助反胶束技术前萃取大豆蛋白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晓燕
作者: 赵晓燕;陈军;王宪昌;陈相艳;邓鹏;林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蛋白;反胶束;微波;前萃;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10 期
页码: 88-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全脂大豆为研究对象,为提高反胶束前萃取大豆蛋白的效率,利用变频微波萃取仪,辅助反胶束技术前萃取大豆蛋白。研究单因素即提取温度、pH值、液料比与时间对大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主要因素的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参数,且检测了参数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统计分析和优化,结果显示,微波对前萃取大豆蛋白影响的相对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温度>pH值。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43.3℃、pH 8、萃取时间23 min时,蛋白质前萃率达到最高水平,提取率80.61%。
分类号: TQ914.1
- 相关文献
[1]反胶束法提取核桃粕中蛋白的前萃工艺研究. 王宪昌,虎海防,赵晓燕,刘凤兰,陈锋亮,孙丽. 2014
[2]酶法辅助反胶束前萃取核桃蛋白的研究. 虎海防,赵晓燕,孙雅丽,朱海涛,张桂香. 2015
[3]微波技术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陈剑兵,夏其乐,张俊,邢建荣,程绍南,郑美瑜. 2007
[4]微小技术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陈剑兵,夏其乐,张俊,邢建荣,程绍南,郑美瑜. 2007
[5]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挤压对大豆蛋白和果胶混合物乳化性能的影响. 赵贵兴,石彦国,陈霞,刘丽君,刘昊飞,李进荣,赵春杰. 2014
[6]微波膨化南瓜脆片的工艺优化. 徐圣兰,石彦国,李春阳. 2011
[7]响应面法优化柑桔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单杨,李高阳,张菊华,张群,谭欢. 2009
[8]响应面法优化甘薯多糖萃取工艺与抗氧化性研究. 王桃云,金琏,胡翠英,陈家长. 2011
[9]变频微波法辅助萃取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研究. 赵晓燕,陈军,陈锋亮,王宪昌,陈相艳,王易芬,毕玉平. 2014
[10]花生分离蛋白酶解超声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李高阳. 2011
[11]制备方法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影响. 任祥瑞,于明,程赞,孙雪,毛红艳,赵晓燕,刘红开,张晓伟. 2023
[12]不同反胶束体系对萃取花生蛋白的影响. 孙秀平,陈军,陈锋亮,杜方岭,赵晓燕. 2012
[13]反胶束水合萃取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兰宇,孙向东,赵冬梅. 2015
[14]不同电解质溶液对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的影响. 孙秀平,陈军,陈锋亮,王宪昌,李明华,赵晓燕. 2012
[15]大豆蛋白在犊牛代乳料中的应用. 贺永康,赵国先,贺发生. 2008
[16]大豆蛋白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王玮,李海燕,王昱,张世忠. 2009
[17]热处理对大豆蛋白酶解的影响. 豆康宁,黄纪念,郑学玲. 2007
[18]脱脂大豆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用其制成面条品质的影响. 郑刚,胡小松,李全宏,穆培源,王秀玲. 2007
[19]不同大豆蛋白对小麦面条加工品质和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尹显婷,孙洪蕊,刘香英,田志刚,范杰英,孟悦,南喜平,杨志强,康立宁. 2020
[20]大豆籽粒蛋白代谢途径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敖雁,王安,吴启,冯梦诗,蒋莹,吴薇,常庆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
作者:鄂恒超;彭书婷;赵志勇;张艳梅;李晓贝;周昌艳;赵晓燕;时文兴
关键词:食用菌;制品;麦角甾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关键词:胡麻;生长调节剂;产量;抗倒伏;生物酶活性
-
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陈军
关键词:总状花序顶生;单株产量;主穗;油酸含量;生物技术研究所;木酚素;紫苏;中早熟
-
青贮玉米庆红509的密肥组合试验
作者:李兰青;邓鹏;吴小奋;黄晓;李志森
关键词:青贮玉米;庆红509;密度;肥料;生物产量
-
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vhA质粒定性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其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袁玮;陈蕾蕾;杨金玉;周庆新;裘纪莹;赵双枝;付恩君;赵国琰;陈相艳
关键词:创伤弧菌;质粒定性标准样品;水产品;检测
-
木霉菌剂对夏季速生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军;张丽;黄菁;李正丽
关键词:速生白菜;木霉菌剂;产量;品质;抗病性
-
制备方法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影响
作者:任祥瑞;于明;程赞;孙雪;毛红艳;赵晓燕;刘红开;张晓伟
关键词:7S球蛋白;11S球蛋白;反胶束;促溶剂;蛋白结构;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