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闽甜208’的生育特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建新
作者: 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陈山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闽甜208’;生育特性;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9 期
页码: 33-37
摘要: 多年生育特性观测表明,‘闽甜208’甜玉米春播采青生育期86~90d,秋播采青生育期73~76d,生育动态呈现苗期弱,中间旺长稳定期短,后期早衰快的生育特性,栽培上要注重精细播种,各项田间管理要及时到位。群体结构试验表明,‘闽甜208’叶面积系数(LAI)及叶片净同率(NAR)较高,峰值持续时间较长,大喇叭口至抽雄期LAI对NAR影响最大,通过密植保证一定的总粒数,增加抽雄后群体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率,是高产的关键措施,适宜种植密度为4.95万~5.40万株·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肥条件对超级稻珞优8号的影响. 陈勤平,何永祥,董丽兰,余永国,韦汉文,黎耀军. 2011
[2]氮肥运筹方式对桂两优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邱卫华,关文世,莫鹰,江立庚. 2011
[3]苏棉10号生长规律及生育特性研究. 刘水东,何林池,徐纪嘉,郝德荣. 2001
[4]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施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江银荣,魏亚凤. 1996
[5]水稻两用核不育系G156S生育特性研究. 金祥,黄宗洪,杨占烈,向关伦,甘雨,潘建惠. 2008
[6]大麦养份吸收与经济肥技术研究. 朱荣华,沈明德. 1996
[7]“镇稻11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臧兴良,孙富林,许磊,景德道,林添资,李闯,余波,刁立平. 2011
[8]抛秧稻的生育特性和栽培特点. 蒋彭炎. 1996
[9]吉甜2号南引生育特性的研究. 刘晓辉,高士杰,李继洪,张玉龙. 2007
[10]钵苗移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孙华,冯瑞兴,朱美根. 2000
[11]贺州市籽用西瓜生育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陈勤平,陈天景,叶万典,陈灿,潘启春,陈国泽. 2013
[12]施氮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梁晟,梁景文,韦春项,覃思德,韦贵剑,黄永东. 2013
[13]心土层肥力差异对大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春雨,王秋菊,高中超,张劲松,刘峰. 2016
[14]中熟籼稻和粳稻的高产生育特性比较. 李敏,张洪程,姬广梅. 2013
[15]种植方式对黑麦草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 熊先勤,张圆,张文超,李兰,罗天琼. 2013
[16]充分认识宜香1A生育特性 科学制定其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 2015
[17]协优46的生育特性观察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禹盛苗,许德海,宋祥甫. 1992
[18]不同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Q优6号生育特性及群体特点研究. 邱卫华,关文世,莫鹰,江立庚. 2012
[19]江苏沿海地区Bt棉主栽品种的性状评价. 徐文华,王永山,王义成,宋贤利,杨本国. 2003
[20]镇稻10号机插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周铭成,吴金书,茅玉兰,邹国民,盛生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闽双色6号籽粒发育中叶酸合成代谢基因挖掘与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许静;庄炜;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叶酸;籽粒发育;Mfuzz聚类
-
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云南和四川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林江;蒲汝民;张铁怀;廖长见;胡剑锋;黄剑波;李红玉;陆卫;刘发伟;刘增杰;向雯琪;林海建
关键词:牛奶玉米;产量;品质;比较分析
-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作者: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发芽率;耐寒性;育种
-
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作者:李淑君;刘娅娟;张扬;蒲汝民;袁亮;廖长见
关键词:重金属;Pb污染;Cd污染;甜玉米;积累特征;分子检测
-
甜玉米籽粒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
作者:林建新;林静;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转录组;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
-
锌肥对水果型甜玉米雪甜740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彭华;孟鑫;廖长见;刘建新;陈小翠
关键词:锌肥;甜玉米;雪甜7401;产量因子;品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