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黄芪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宏霞
作者: 王宏霞;王国祥;蔡子平;王亚丽;晋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蒙古黄芪;组织培养;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中药材
ISSN: 1001-4454
年卷期: 2017 年 40 卷 01 期
页码: 18-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无菌苗为外植体,通过调整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种类和配比,选择出适合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快繁条件。结果:将带腋芽的茎段接种到MS+6-BA 0.2mg/L+NAA 0.5 mg/L培养基利于诱导出不定芽,可用于初代培养;MS+2-ip 1.0 mg/L+IAA 0.2 mg/L+GA_3 0.05mg/L可用于丛生芽的继代增殖培养,20 d增殖倍数达到5.0;1/2MS+IBA 0.5 mg/L+IAA 1.0 mg/L适于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82.2%。生根苗春、夏季移栽,成活率85.0%。结论:蒙古黄芪带腋芽的茎段可用于丛生芽的诱导,筛选出了丛生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建立了蒙古黄芪的快繁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R282.2
- 相关文献
[1]影响普那菊苣高效再生相关因素的研究. 张丽君,程林梅,李贵全,孙毅. 2008
[2]春蚕豆茎段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彭绣科,刘洋. 2010
[3]须苞石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李欣,张彦妮,陈立新,岳桦. 2009
[4]不同桑树品种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 孔令汶,郑淑湘,卞元生. 1990
[5]甘薯品种南薯88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李育明,王梅,彭正松,冯晓. 2008
[6]籼稻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 王慧中,赵培洁,颜美仙,黄大年. 2000
[7]不同激素浓度对柠条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牛西午,詹海仙,畅志坚,杨慧珍,郭秀荣,张晓军. 2005
[8]FRANS HALS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武海峰,吕远达,郑海霞,赵明晶,王家庆. 2019
[9]观赏向日葵腋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戚永奎,陈涛,朱明,陈建平,沈羊城,陈永红,葛兆建. 2018
[10]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程泉,雷中华,黄启秀,曾幼玲. 2020
[11]松果菊离体培养的比较试验. 赵福成,杨跃生,王桂跃. 2009
[12]辣椒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白容霖,成卓敏,李世访. 2004
[13]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蒲秀琴. 2014
[14]非生物胁迫处理对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效果影响研究进展. 佘茂云,殷桂香,杜丽璞,张平治,叶兴国. 2014
[15]唐菖蒲花色突变体开花后的子房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徐刚,王彩莲,慎玫,陈秋方. 1993
[16]虾脊兰原球茎诱导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研究. 陈锦,杨侃侃,官迪,吴家梅,朱菲莹,易力雄,贺爱国. 2019
[17]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18]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张美善,赵娜,阎鸿雁,林秀云. 2007
[19]剪股颖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胡鸢雷,宋福平,郭晓燕,徐尔尼. 2006
[20]盐生植物海马齿离体再生. 申龙斌,段瑞军,郭建春,符少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衣剂对当归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翔;何勇;蔡子平;王宏霞;武伟国;赵亮;袁小祥;赵锐明
关键词:种衣剂;剂量;当归幼苗;生长特性;生理特性
-
腐植酸水溶肥对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彭云霞;王国祥;蔡子平;武伟国;白波;米永伟
关键词:柴胡;腐植酸水溶肥;幼苗生长;根系活力;生理特性;光合作用
-
不同产地黄芪饮片中多糖及甲苷含量比较
作者:张立军;王国祥
关键词: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苯酚-硫酸法;HPLC法;质量评价
-
黄芩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作者:王宏霞;蔡子平;王国祥;彭云霞
关键词:黄芩;种子;灌浆;发芽特性
-
氮磷钾配施对当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翔;蔡子平;王宏霞;武伟国;王国祥;何勇
关键词:当归育苗;“3414设计”;氮磷钾组合;农艺性状
-
河西灌区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作者:白波;张立军;蔡子平;牛家瑜
关键词: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施肥量;河西灌区
-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小叶黑柴胡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立军;彭云霞;张东佳;白波;王国祥;牛家瑜
关键词:小叶黑柴胡;PEG-6000;干旱胁迫;抗旱性;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