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 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卫建

作者: 张卫建;陈金;陈长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全球变暖;粮食安全;水稻生产;中国东北

期刊名称: 北方水稻

ISSN: 1673-6737

年卷期: 2012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1-3+7

摘要: 东北不仅是我国水稻尤其是优质粳稻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区域。近40年来,东北水稻单产的递增幅度与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幅度呈显著正相关,历年颁布并推广的主要水稻品种生育期每10年也延长了2.8 d左右。近20年来,东北水稻实际播种期提早了3.7 d,收获期推迟了1.7 d,全生育期延长了5.4 d左右,种植重心也向北位移了近80 km。田间实际增温试验也发现,夜间温度继续升高1℃,东北水稻单产仍可以提高10%左右。上述分析与试验表明,气候变暖对东北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上,应从多抗品种选育、抗逆栽培创新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稻田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充分挖掘水稻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潜力。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张卫建,陈金,陈长青. 2012

[2]东北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与适应. 张卫建,陈金,徐志宇,陈长青,邓艾兴,钱春荣,董文军. 2012

[3]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影响及对策研究. 矫江,许显斌,卞景阳,林阳生,横责正幸,陶福禄,鲛岛良次,神田英司. 2008

[4]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王俊河,杨忠良,张卫建. 2012

[5]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郝玉波,李梁,张卫建. 2012

[6]东北气候和土壤资源演变特征研究. 王春春,陈长青,黄山,邓艾兴,张卫建,卞新民. 2010

[7]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 黄晓敏,陈长青,陈铭洲,宋振伟,邓艾兴,张俊,郑成岩,张卫建. 2016

[8]江淮水稻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董文军,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2008

[9]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郭夏宇,艾治勇,龙继锐. 2018

[10]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特点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孙海正. 2012

[11]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 章秀福,王丹英,方福平,曾衍坤,廖西元. 2005

[12]柬埔寨水稻生产特点及发展潜力. 高国庆,韦宇,唐茂艳,刘开强,陈雷. 2015

[13]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产量差异及原因分析. 高虹,姜楠,吕国依,夏英俊,王嘉宇,孙健,唐亮,徐正进,隋国民. 2018

[14]不同品种大豆加工豆浆的品质分析及评价模型(英文). 陈辰,郭顺堂,李景妍,徐婧婷,王睿粲,张新艳,谢来超,施小迪,张惠,王曙明,王谦玉. 2018

[15]日本“东亚劝业会社”对中国东北土地资源的掠夺. 衣保中,马伟. 2017

[16]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杨晓晨,明博,陶洪斌,王璞. 2015

[17]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对产量影响*. 杨晓晨1,明博2,陶洪斌1,王璞1**. 2015

[18]高寒地区早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分组及E基因型鉴定. 贾鸿昌,吴存祥,蒋炳军,鹿文成,侯文胜,闫洪睿,韩天富. 2014

[19]1981年至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时空变化分析. 钟新科,刘洛,宋春桥,徐新良,游松财. 2012

[20]东北地区春玉米需水量与缺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刘栩辰,敬峰,娄家熙,马守田,黄超,孟晔,陈海情,王鹏飞,刘战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