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数光谱与主成分分析的小麦籽粒赤霉病识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琚书存

作者: 琚书存;汪志存;林芬芳;谷春艳;潘正高;张东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籽粒;赤霉病;导数光谱法;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162

年卷期: 2020 年 44 卷 006 期

页码: 43-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赤霉病是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给粮食加工和作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迫切需要探索小麦籽粒赤霉病的识别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仪扫描健康和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籽粒获取高光谱图像.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分离籽粒和背景后,用多元散射校正、1阶导数和2阶导数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小麦籽粒的光谱特征.使用不同模型对籽粒进行识别,比较多种处理组合的评估指标.结果表明:1阶导数—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组合的总体分类精度最高,其值为91.67%.

分类号: O433

  • 相关文献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综合评价. 姚维成,孔强,殷树华,陈琛,温明星,郭瑞,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2023

[2]人工视觉网络在小麦籽粒分类中的应用. 左卫刚,高洋. 2020

[3]山东省典型污灌区土壤-小麦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王菲,费敏,韩冬锐,李春芳,曹文涛,姚磊,曹见飞,吴泉源. 2023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蚜威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马广源,刘颖超,庞民好,高占林,许晓梅,潘文亮. 2007

[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麦黄酮. 赵善仓,赵领军,谷小红,王宪泽,田纪春. 2009

[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许博,张思梅,陈涓. 2010

[7]小麦产地近红外指纹溯源的稳定性研究. 赵海燕,郭波莉,魏益民,张波. 2012

[8]ICP-AES测定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库籽粒矿质养分含量. 石荣丽,邹春琴,芮玉奎,张学勇,夏晓平,张福锁. 2009

[9]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王伟全,徐冬莹,黄青青,徐应明,孙约兵. 2022

[10]豫北小麦籽粒质量性状空间变异研究. 卢洋洋,张影全,刘锐,赵酒林,杨春玲,盛坤,董昀,侯军红,张波,魏益. 2013

[1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 吴琴燕,赵飞,杨红福,陈宏州,庄义庆. 2020

[12]小麦籽粒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解析研究.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吴小胜. 2012

[13]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与面条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戴双,李豪圣,刘爱峰,宋健民,刘建军,赵振东. 2006

[1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中8种重金属元素. 王铁良,刘冰杰,郭洁,魏亮亮,魏红,侯爱民,赵睿,司敬沛,贾斌. 2018

[15]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小麦籽粒DON含量检测. 刘艮森,聂晓,王奥霖,贾镇宇,危学华,徐飞,范洁茹,马东方,刘伟,周益林. 2024

[16]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小麦中13种元素. 陈青,孙莹璐,孙爽,肖湘女,刘君,江永亨,韩玉刚,李鹰,张丽娜. 2022

[17]小麦籽粒中原型及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生规律研究. 范楷,刘星,郭文博,张志岐,孟佳佳,杜颖,聂冬霞. 2019

[18]室温下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隐蔽型(D3G)毒素累积分析. 靳梦曈,王建华,林善海,赵勇,孙文烁. 2015

[19]小麦产地溯源的近红外光谱判别模型应用研究. 刘宏艳,郭波莉,魏益民. 2013

[20]小麦籽粒储藏特征挥发物质分析与品质评价. 刘雨,任书炜,孙倩倩,张瑞,张磊,郭波莉,李明,张影全.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