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明治估计的全国土壤墒情估计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淑华

作者: 李淑华;郝星耀;周清波;高秉博;潘瑜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明治估计;土壤墒情;空间插值;异质性表面;分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土壤墒情监测对于科学灌溉、抗旱资源调配均意义重大,文章针对全国范围墒情监测中由于监测点数据少、分布不均及数据点之间关系松散等导致的空间估计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全国范围的土壤墒情空间分布规律与空间估计方法展开研究。采用适用于分层异质性表面进行空间估计的三明治估计方法,以全国县域土壤墒情监测数据为采样数据,以全国降水栅格数据与土壤分类数据作为分区数据,以县行政区作为报告单元,实现土壤墒情监测点数据到面数据的上推。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对三明治估计效果进行验证,并与距离反比、克吕金、自然临近点和样条4种常规插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明治估计的误差均值为1.66%,误差标准差为25.16%,墒情等级估计准确率为60.7%;与其它对比方法相比,三明治估计的结果在误差均值与误差标准差上并没有表现更好,三明治估计的误差均值小于样条插值方法但大于其它方法,误差标准差与距离反比、克吕金及自然临近点方法接近。总体来看,三明治估计能够获得与一般插值方法类似的估计效果,但是由于其更符合土壤墒情空间分布以及采样数据情况,因此其结果更可靠和易于解释,能更好地满足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的应用需要。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量对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墒情的影响. 何帅,尹飞虎,马富裕. 2015

[2]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赵泽英,彭志良,王虎,李莉婕,陈维榕,孙长青. 2016

[3]滴灌棉田灌溉单元内土壤墒情监测点的采样效率研究. 李彦,郑国玉,雷晓云. 2014

[4]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邹本福,蔡体鑫. 2000

[5]基于S3C2410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 陈天华,唐海弢,郑文刚. 2011

[6]三种灌木抢墒植苗临界土壤含水量的研究. 余峰,潘占兵,蒋齐,王占军. 2011

[7]滴灌湿润体内土壤墒情监测点位置的试验研究. 郑国玉,周建伟,何帅,马军勇. 2012

[8]土壤墒情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唐海弢,陈天华,郑文刚. 2010

[9]农田玉米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臧贺藏,王猛,张杰,李国强,赵晴,胡峰,郑国清. 2017

[10]4种常见土壤含水量传感器精度分析及评价. 余涵,谢德体,骆云中,张钟莉,张石锐,李文龙,杨利红. 2019

[11]基于S3C241O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 陈天华,唐海弢,郑文刚. 2011

[12]基于云原生技术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于景鑫,杜森,吴勇,钟永红,张钟莉莉,郑文刚,李文龙. 2020

[13]土壤墒情诊断理论和方法. 侯彦林,李敬亚,米长虹,黄治平,刘书田,郑宏艳,丁健,王铄今. 2017

[14]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对比. 牛宏飞,张钟莉莉,孙仕军,郑文刚,王材源,杨利红. 2018

[15]山东省春季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模型构建. 杨丽萍,隋学艳,杨洁,郭洪海,张锡金,黄玲. 2009

[16]稻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田间制约因素的研究. 方继朝,杜正文,夏礼如,周世春. 1994

[17]基于NB-IoT技术的土壤墒情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王国杰,赵继春,王敏,王洪彪. 2021

[18]提高晚播莜麦出苗率试验. 韩美善,崔林,王建雄,韩启亮. 2009

[19]取样方法对农田墒情监测结果的影响. 崔嘉欣,宁慧峰,申孝军,孟宪禹,米兆荣,王峰,宋妮. 2017

[20]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应用-以菠萝园为例. 曾娥,马海洋,石伟琦.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