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用缓释复合配方肥增产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诸海焘

作者: 诸海焘;朱恩;余廷园;田吉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缓释肥;产量;产量构成;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5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缓释肥配方和施用技术,减少肥料用量,增加经济效益,应用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原理,制成水稻专用缓释复混肥(N:P2O5:K2O=24:8:10),研究不同施用量对水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因其养分释放的平衡性和长效性,水稻分蘖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均明显提高,与常规肥料比较,T1(等氮处理)水稻增产7.06%,T2(等价处理)水稻增产0.66%,T2在减少20%的氮肥用量情况下,仍可微幅提高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提高8.16个百分点,环境效益显著。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缓释氮比例对一次性施肥单季晚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金萍,陈照明,王强,马军伟,俞巧钢,叶静,马进川,孙万春,潘建清. 2021

[2]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

[3]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陈艳萍,肖尧,孔令杰,陆大雷,袁建华,陆卫平. 2015

[4]不同肥料及其施用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赵明,邹元强,唐拴虎. 2020

[5]不同水稻品种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植才科,黄巧义,梁棣文,唐拴虎,陈建生,付弘婷. 2010

[6]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对浙优18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生良,戴华振,陈照明. 2023

[7]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产量及其植株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刘功朋,张玉烛,刘洋,李超,杨光立,汤文光,肖小平. 2014

[8]掺混型缓/控释肥对杂交晚稻产量的影响. 王玉军,邹应斌,张夫道. 2009

[9]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 2010

[10]氮素处理对水稻浙粳22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育后期与叶片光合特性间的关系. 陆艳婷,张小明,黄福灯,叶胜海,李春寿,金庆生. 2013

[11]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9

[12]控释尿素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孙克刚,杜君,孙克振,和爱玲,张运红. 2015

[13]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道中,张成军,郭熙盛. 2012

[14]氮肥不同用量对南四湖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赵庆雷,吴修,高洁,陈博聪,王瑜,孙公臣,马加清. 2013

[15]松嫩平原水稻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孔丽丽,尹彩侠,侯云鹏,张磊,赵胤凯,刘志全,徐新朋. 2023

[16]川东南冬水田单季籼稻高效施氮技术分析. 姚雄,李经勇,文明,肖人鹏,唐永群. 2016

[17]移栽密度与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影响. 曾祥忠,张冀,吕世华. 2010

[18]麦稻互套耕作下配施有机氮无机氮穗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李波,汪波,杨美英,薛亚光. 2016

[19]花后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邵在胜,吴艳珍,赵轶鹏,王余龙,王云霞,杨连新. 2018

[20]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