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的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Ⅱ(ITS-2)的克隆与序列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振东

作者: 王振东;武松;曲泽岚;齐永红;朱绪伟;李喜升;秦利;刘彦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柞蚕;放养型;野生型;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Ⅱ;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1 期

页码: 68-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Ⅱ(ITS-2)在物种间甚至种内群体间均表现出较高的差异,被用于种内或近缘种的研究。测定了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rDNA ITS-2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GU073314、GU073315),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遗传差异。放养型和野生型柞蚕的rDNA ITS-2全长分别为1 111、1 112 bp,2个序列的GC含量达到61%,相似性高达98%。序列比对后得到1 117 bp的对齐序列,共鉴定变异位点19个,其中转换位点8个,无颠换,有11处发生核苷酸的插入/缺失。基于K2P模型计算的2条rDNA 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007,这一数值与估算的鳞翅目昆虫rDNA ITS-2序列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9)基本一致。

分类号: S885.1

  • 相关文献

[1]水稻突变体对镉的反应及其对镉的积累、分配特性. 何俊瑜,朱诚,蒋德安,陈静,孙宗修. 2004

[2]镉胁迫下敏感水稻突变体的抗氧化应答. 林冬,朱诚,胡国成,孙宗修. 2004

[3]水稻白叶枯病菌菌落类型及致病力变异研究. 谢关林,苗东华,徐鸿润,陈鹤生. 1991

[4]西瓜野生资源研究利用初探. 萧兰异,郑素秋. 1992

[5]水分胁迫对麦芽品质影响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巫小建. 2018

[6]两种水稻的镉积累能力和生理特性研究. 马志强,王培培,孙溪,靳涛. 2017

[7]木聚糖酶的基因挖掘及分子改良研究. 罗会颖,王坤,李中媛,黄火清,王国增,姚斌. 2013

[8]TERF1调控乙烯和脱落酸生物合成并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胁迫耐性. 张执金,张海文,王俊英,黄荣峰. 2006

[9]固氮施氏假单胞菌glnD基因突变株构建及表型分析. 杨智敏,林敏,燕永亮. 2012

[10]棉铃虫成虫野生型与体色突变体的蛋白组成比较. 何丽华,刘培刚,陈金娥,刘岩,王永强,孟智启. 2012

[11]一个水稻开颖不育突变体ohms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 孙廉平,张迎信,张沛沛,杨正福,轩丹丹,曹立勇,程式华. 2014

[12]沙打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李瑞芬,李聪,苏加楷. 2001

[13]耐辐射异常球菌冷激蛋白Csp的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滕超,李新娜,张陈,陈明,林敏,张维. 2013

[14]中国野生大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 王平盛,虞富莲. 2002

[15]大豆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机理研究及相关基因定位. 李文杨,邱丽娟. 2008

[16]芒果炭疽病菌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陈丽霞,郑服丛. 2007

[17]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野生型大麻和栽培型大麻的多态性SNP分析. 陈璇,郭蓉,王璐,柳延虎,郭孟璧,许艳萍,郭鸿彦,杨明,张庆滢. 2018

[18]小麦puroindoline基因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夏兰芹,张庆祝,耿洪伟,陈新民,何中虎. 2004

[19]栽培型和野生型马齿苋茎叶功能成分分析及抗氧化作用. 赵学志,宋曙辉,张俊倩,唐小燕. 2021

[20]红掌突变体花青素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丛汉卿,徐立,信彩云,李志英.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