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不同形态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明飞

作者: 贾明飞;樊建英;封志明;李东玉;相丛超;胡金雪;张淑青;杨云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氮素形态;早熟马铃薯;干物质累积;氮素累积;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46-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早熟马铃薯品种石薯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对早熟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铵态氮(NF1)、硝态氮(NF2)和酰胺态氮(NF3)处理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为16401.6、15603.6和16383.0 kg·hm-2。各处理马铃薯氮素累积速率均在现蕾期前显著上升,之后下降,进入成熟期后再次上升,并且NF3处理成熟期后氮累积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5.53 kg·hm-2·d-1。成熟期氮素累积量NF3显著大于NF2和CK处理,与NF1处理差异不显著。NF3处理马铃薯氮素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F1和NF2处理,为39.69%,且农学效率显著大于NF2处理,为52.67 kg·kg-1。NF3处理商品薯产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为56688 kg·hm-2;总产量为59460 kg·hm-2,显著大于不施氮对照和NF2处理。综合来看,在河北省二季作区马铃薯施用酰胺态氮能够显著促进马铃薯氮素吸收和利用,并提高商品薯产量,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砂姜黑土区花生生长、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邬刚,袁嫚嫚,张青交,刘宏伟,孙义祥. 2015

[2]朔州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范向斌,杨建春. 2015

[3]早熟马铃薯引种与筛选试验. 欧珠,刘正玉,白玛玉珍,曾玉婷,许娟妮,祁驰恒,谭淑琼. 2016

[4]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吴晓东,郭文琦,徐敏,那艳斌,张雷,周治国. 2012

[5]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李健伟,杨培,张巨松,郭仁松,林涛. 2018

[6]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郭子琪,王慧,韩上,李敏,雷之萌,张军,程文龙,卜容燕,武际,朱林. 2020

[7]不同施氮量对稻茬田马铃薯干物质·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邬刚,廖华俊,袁嫚嫚,王家嘉,耿维,王家宝,张祥明,闫冲冲,孙义祥. 2019

[8]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闫曼曼,郑剑超,张巨松,石洪亮,田立文,郭仁松,林涛. 2015

[9]播种期、秧龄及施氮量对杂交粳稻春优84产量及生产特性的影响. 胡谷琅,薛占奎,闫川,房玉伟,王雪芹,丁祥海. 2014

[10]四季豆丽芸2号生长动态及其养分吸收规律. 马瑞芳,马进川,马军伟,周大云,王强,丁潮洪. 2020

[11]不同滴灌水肥处理对温室甜瓜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岳文俊,何文学,丁春梅,柏宇,周英杰,奚辉. 2021

[12]尿囊素浸种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德意,梁慧珍,赵伯善. 1995

[13]早熟脱毒马铃薯在新疆两季栽培试验. 徐建辉,孙良斌,周俊,朱锦泉,冯怀章,铁木尔. 2003

[14]不同覆膜栽培对冬作马铃薯的影响. 黄团,邓仁菊,韦维,蒙光炯,邓宽平,雷尊国. 2013

[15]对黄平县耕地早熟马铃薯的适应性评价. 谭克均,刘文锋,胡腾胜,冯廷玺,赵泽英. 2010

[16]高寒山区钾肥施用量对早熟马铃薯生长性状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丁海兵,邓宽平,邓禄军,卢扬,雷尊国. 2011

[17]覆膜与直播早熟马铃薯不同耕层的地温测定. 闫志山,杨骥,范有君,李月红. 2007

[18]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早熟马铃薯品种筛选. 范书华,董清山,王艳,解国庆,刘春光. 2012

[19]吉林地区早熟马铃薯复种白菜栽培技术简介. 于翠香,张海燕,安仕博,赵福顺. 2022

[20]早熟马铃薯早大白施用钾肥增产效果研究. 纳添仓.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