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东乡野生稻回交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耐低氮产量相关性状QTL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婷

作者: 吴婷;李霞;黄得润;黄凤林;肖宇龙;胡标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耐低氮;东乡野生稻;产量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座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0 年 34 卷 006 期

页码: 499-5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东乡野生稻低氮耐性强,是水稻耐低氮育种的重要资源.鉴定东乡野生稻耐低氮基因对研究耐低氮遗传机制、培育耐低氮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B BC1F12回交重组自交系及其遗传图谱,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分析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下的株高和产量相关性状QTL.[结果]共检测到57个控制株高和产量性状的QTL,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33个区域,单个QTL表型贡献率为3.17%~63.40%,其中32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东乡野生稻.19个QTL在施氮和未施氮条件下均检测到,38个QTL仅在单一环境下检测到显著效应,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性状的遗传机制不同.[结论]43个QTL分别聚集于7条染色体上的14个QTL簇,表明不同性状涉及到共同遗传机制,并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进行耐低氮有利等位基因的聚合育种.

分类号: S511.034

  • 相关文献

[1]利用基础导入系群体定位氮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QTL. 张涛,蒋开锋,杨莉,杨乾华,万先齐,曹应江,游书梅,郑家奎. 2011

[2]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_1F_5群体产量性状QTL分析. 黄得润,陈洁,侯丽娟,樊叶杨,庄杰云. 2008

[3]利用选择导入系进行水稻耐低磷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任洁,赵秀琴,丁在松,项超,张晶,王超,张俊巍,Charles Augustino JOSEPH,张强,庞昀龙,高用明,石英尧. 2015

[4]不同供氮水平下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冯跃,翟荣荣,林泽川,曹立勇,魏兴华,程式华. 2013

[5]水稻抽穗期QTL及其与产量性状遗传控制的关系. 郭梁,张振华,庄杰云. 2012

[6]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高洁,徐建第,尹亮,袁守江. 2011

[7]水稻氮吸收转运利用生理机制及耐低氮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王超,项超,曲丽君,张俊巍,石英尧. 2014

[8]水稻多亲本导入系聚合派生群体对干旱和低氮选择响应的初步定位研究. 杜兴彬,徐小艳,童汉华,冯芳君,吴金红,罗利军,梅捍卫. 2010

[9]黑龙江省水稻耐低氮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赵宏亮,李琬,王萍,王曼力,孙明明,李智媛. 2018

[10]棉花苗期耐低氮基因型初步筛选. 贵会平,贵会平,董强,张恒恒,王香茹,庞念厂,王准,刘记,郑苍松,付小琼,张西岭,宋美珍. 2018

[11]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研究. 陈志伟. 2018

[12]不同耐低氮玉米品种根系构型与氮素利用对氮肥的响应. 李向岭,纪朋涛,周宝元,张磊,尹宝重,张月辰. 2019

[13]谷子苗期耐低氮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秦娜,付森杰,朱灿灿,代书桃,宋迎辉,魏昕,王春义,叶珍言,李君霞. 2023

[14]不同氮素浓度下大豆叶片SPAD值的动态变化研究. 谢运河,阳小凤,王业建,马淑梅. 2013

[15]热带玉米耐低氮性状的遗传变异(英文). 陈泽辉,A.L.Carpena. 2000

[16]低氮胁迫下大麦谷氨酰胺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陈志伟,陆瑞菊,王亦菲,何婷,杜志钊,高润红邹,磊单,丽丽,黄剑华. 2010

[17]蚕豆苗期耐低氮和氮敏感种质筛选. 陶伟,周仙莉,陈志凯,郑栋,张金发,彭小星,张红岩,侯万伟. 2024

[18]低氮胁迫下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变化趋势研究. 张海燕,孙琦,张德贵,石红良,慈晓科,李新海,白丽,陈岩,周志强,董树亭,李明顺. 2013

[19]滇粳优1号背景导入系耐低氮的初步评价. 汤翠凤,徐福荣,余腾琼,阿新祥,董超,张恩来,杨雅云,张斐斐,戴陆园. 2010

[20]大豆耐低氮资源的苗期鉴定与筛选. 刘芯欣,侯云龙,杜楠琳,李健琳,陈亮,崔正果,姬文秀,邱红梅,王跃强.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