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丰号高油及矮秆或半矮秆大豆的品种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秀红

作者: 吴秀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美国大豆资源;高油大豆;矮秆和半矮秆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2011 卷 02 期

页码: 7-10

摘要: 利用美国高油、矮秆和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与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杂交,通过单交及简单回交与辐射诱变育种相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进行品种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高油、高产和抗病的4个大豆新品种合丰42、合丰52、合丰57、合农60,脂肪含量为22.25%~23.24%,其中合丰42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是矮秆品种。这些品种是高油、矮秆大豆育种的宝贵种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油大豆脂肪积累动态的研究.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赵曦,池莉,王立达,曲忠诚. 2010

[3]高油高产大豆良种-辽豆13号. 王德生. 2012

[4]高油大豆辽豆21号. 王德生. 2008

[5]施肥水平和播种密度对高油大豆合丰52油分含量及产量影响研究.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徐明贵,韩世峰. 2011

[6]栽培因子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 2007

[7]高油大豆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在大豆产业中的战略地位分析. 钱虎君,王涛,姜建友,焦庆清,郑安俭. 2011

[8]氮磷钾营养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李玉影,刘凤阁,史绪梅,刘双全,张明怡. 2008

[9]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203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杜平,王新风,马巍,王梓玉,王巍巍,富健. 2013

[10]常规肥料组合对高油夏大豆品种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徐海风,杨加银,徐海斌. 2010

[11]黄淮地区高油大豆育种目标与育种技术商榷. 杨加银. 2007

[12]钾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 2005

[13]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刘忠堂. 2005

[14]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 刘忠堂. 2005

[15]高油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的选育研究.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6

[16]超高产高油多抗大豆新品种-辽豆14号. 王德生. 2006

[17]高油大豆新品种蒙科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强,苏二虎,王雪娇,郑慧,董汉文,张静媛,高凤云,王新华. 2015

[18]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77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19]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张振宇,赵星棋. 2021

[20]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郑宝香,陈怡,刘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