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肥高产牡丰7号、耐瘠稳产牡豆8号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海祥

作者: 任海祥;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王晓梅;童淑媛;杜维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牡丰7号;牡豆8号;生态类型;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 中国科技成果

ISSN: 1009-5659

年卷期: 2020 年 21 卷 018 期

页码: 48-50

摘要: 牡丰7号、牡豆8号由育种者采用多基因聚合育种和传统系统选择方法创制培育,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黑龙江省、吉林省MG0-Ⅰ组的生态区种植.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点,依据生态育种理念,设计并培育了适应喜肥水高产的牡丰7号和耐瘠(旱)稳产的牡豆8号两种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不同适应区域进行推广,促进了不同生态区域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进而达到提高大豆产量的目标.项目创建了以品种为核心,多项技术集成,企业、科研、推广多方协同应用转化的机制,凝炼了喜肥高产牡丰7号、耐瘠稳产牡豆8号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研究成果,将为大豆品种创制及转化应用借鉴参考.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牡豆8号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白艳凤,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杜维广,任海祥,姜龙. 2015

[2]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袁凤杰,姜莹,董德坤,朱丹华,李百权,朱申龙,付旭军. 2011

[3]以光周期处理与分期播种试验综合鉴定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 费志宏,吴存祥,孙洪波,侯文胜,张宝石,韩天富. 2009

[4]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史宏. 2018

[5]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光周期反应的鉴定. 费志宏,贾贞,冷建田,张宝石,吴存祥. 2009

[6]浙江大豆核心亲本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郁晓敏,袁凤杰,傅旭军,朱丹华. 2015

[7]维他灵8号对大豆增产资产 应的研究. 张进成,徐建明. 1999

[8]大豆新品种“合丰35”品种特性及产量效益. 郭泰,刘忠堂,齐宁. 2001

[9]黑农65窄行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钟鹏,刘丽君,高明杰,吴俊江,王家军. 2012

[10]不同施肥和栽培密度对双高大豆品种牡丰7号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玉莲,杨克军,任海祥,童淑媛,宗春美. 2011

[11]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牡丰7号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齐玉鑫,李文滨,任海祥,邵广忠,王燕平,宗春美,孙小环. 2012

[12]云南野生荞麦种质资源的分布. 王莉花,叶昌荣,王建军. 2003

[13]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Ⅱ.早熟同型系与籼稻生态类型的关系. 陈秀兰,杨鹤峰,何震天,韩月澎,柳学余. 2001

[14]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爱花,郭贤仕,柴守玺. 2008

[15]广西普通野生稻籼粳性状研究. 李道远,黄勇,林登豪,陈家裘. 1995

[16]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樊明,杨滨齐,李红霞,张双喜,方亮,刘旺清,裘敏,魏亦忠,魏亦勤. 2014

[17]黑龙江春小麦品种对温度反应特性的研究. 郑茂波,丁海燕,谢玉锋,肖志敏. 2014

[18]大豆脂肪酸组份相关、变异特点分析. 宋晓昆,张颖君,闫龙,杨春燕,郑艳艳,蒋春志,荆慧贤,张孟臣,黄占景. 2010

[19]珠江三角洲不同生态类型池塘的能量转换效率. 卢迈新,欧阳海. 1997

[20]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 樊明,杨滨齐,李红霞,张双喜,刘旺清,裘敏,方亮,魏亦勤.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