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秸秆覆盖下农田水热通量动态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耿洁

作者: 耿洁;王传娟;张彦群;秦姗姗;王建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覆盖;波文比;水热通量;气象因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822-8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揭示秸秆覆盖下农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动态变化,可为农艺覆盖下作物高效用水的定量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秸秆覆盖(S)和不覆盖(N)两种处理,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和实测数据,对华北平原秸秆覆盖下农田能量通量要素净辐射通量(R_n)、潜热通量(λET)、显热通量(H)和土壤热通量(G)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生育期R_n、λET和H日内变化均呈现明显单峰型规律,无论小麦生长季还是玉米生长季,与N处理相比,秸秆覆盖(S)主要降低了各生育期R_n、λET和H的日峰值,但从日均值来看,S处理提高了小麦生长季λET占R_n的比例,其总生育期λET占R_n的比例(68.8%)比N处理(68.4%)略高;秸秆覆盖(S)降低了玉米生长季λET占R_n的比例,其总生育期λET占R_n的比例(65.0%)比N处理(65.9%)降低。小麦生长季和玉米生长季对瞬时λET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R_n,其余因子影响较小。各气象因子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对瞬时λET产生影响。R_n对瞬时λET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其余因子均主要体现为间接影响。

分类号: S161

  • 相关文献

[1]基于能量平衡的喷灌作物冠层净截留损失估算. 王迪,李久生,饶敏杰. 2007

[2]地膜覆盖对旱作玉米田水热通量传输的影响研究. 冯禹,郝卫平,高丽丽,李昊儒,龚道枝. 2018

[3]基于Priestley-Taylor模型的豫北玉米生长季水热通量研究. 杨凡,刘小飞,刘战东,高阳. 2023

[4]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5]秸秆覆盖旱作对稻田甲烷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大明,成艳红,刘满强,秦江涛,焦加国. 2012

[6]辽西半干旱区整秸半覆盖技术及增产效应研究. 刘素媛,舒乔生,邹桂霞,郑国相,李铁军. 2000

[7]大豆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盖志佳,刘婧琦,刘爱群,韩德贤,赵桂范,唐晓东,刘伟婷,张敬涛. 2013

[8]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9]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0]北方旱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位国建,荐世春,方会敏,彭强吉,牛萌萌. 2019

[11]盐生植物和秸秆覆盖对滩涂极重度盐土养分和降盐效果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 2018

[12]秸秆和植被覆盖对滩涂围垦区土壤盐分和肥力性质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 2018

[13]气候因子和地表覆盖对沿海滩涂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冯芝祥,王奎山,翟彩娇. 2018

[14]基于自动监测径流场的秸秆覆盖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 郑智旗,王树东,何进,王庆杰,李洪文,路战远. 2014

[15]秸秆生物菌肥对保护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桓明辉,李杨,刘晓辉,邓春海,高晓梅,敖静,王平. 2013

[16]辽西地区秸秆覆盖试验研究.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 2008

[17]保护性耕作对陇东黄土高原轮作田杂草的影响. 赵玉信,陆姣云,杨惠敏. 2015

[18]秸秆和地膜覆盖下春玉米农田腾发特征研究. 翟治芬,赵元忠,景明,张建华,卢艳敏. 2010

[19]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韵晓茹,卢成达,李阳,孙迪,郭志利. 2016

[20]10a保护性耕作下轮作系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陆姣云,王振南,杨惠敏,沈禹颖.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