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腹鱼类系统进化及高原适应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宝珊

作者: 马宝珊;魏开金;赵天一;裴福成;霍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藏高原;裂腹鱼类;生物地理学;系统进化;高原适应性

期刊名称: 湖泊科学

ISSN: 1003-5427

年卷期: 2023 年 35 卷 003 期

页码: 808-82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裂腹鱼类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群鲤科鱼类,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由原始的鲃亚科鱼类逐渐演化为适应于寒冷、高海拔和急流等恶劣环境的一个自然类群,其共同特征是肛门和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列特化的鳞片(臀鳞),具有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寿命较长、繁殖力低等生活史特征.裂腹鱼类是四倍体起源,多倍体化事件在其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裂腹鱼类特殊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遗传结构和生活史对策使其成为研究多倍体鱼类和高原适应机制的重要材料,并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分类学、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遗传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重点从考古学和系统学等多角度对裂腹鱼类的起源与进化进行论述,基于转录组学阐述裂腹鱼类高原适应的分子机制,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高原多倍体鱼类的系统进化及极端环境适应.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阿里野血牦牛与家养牦牛血液代谢组比较分析. 洛桑顿珠,俄广鑫,张强,平措占堆,王洪壮,次旦央吉,巴桑旺堆. 2024

[2]牦牛肺脏高原适应性的结构研究. 陈秋生,冯霞,姜生成. 2006

[3]藏羊和牦牛的生理特征及高原适应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德吉,孙珂欣,罗琪,阿旺措吉,王小龙,吴玉江. 2022

[4]基于线粒体ATP6及Cytb基因多态性研究藏山羊高原适应性. 邓娟,张红平,余佳林,宋天增,李利. 2020

[5]高原家养动物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张天留,高雪,徐凌洋,陈燕,张路培,朱波,高会江,李俊雅. 2020

[6]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裂腹鱼类优先保护等级定量评价. 李雷,马波,金星,王鹏,陈中祥,王念民,吴松,张驰,龚君华. 2019

[7]雅鲁藏布江中游裂腹鱼类的分布及栖息地特征. 朱挺兵,陈亮,杨德国,马波,李雷. 2017

[8]西藏河流裂腹鱼类分布格局及环境影响因素 -以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为例. 刘明典,马波,张驰,汤婷,刘绍平,段辛斌,李雷,朱峰跃,王念民,陈大庆. 2020

[9]西藏裂腹鱼亚科鱼类研究进展. 王金林,牟振波,王且鲁,张忭忭,周建设,曾本和,王万良. 2018

[10]生物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的原则、内容及优化策略探讨. 卢万合,刘阳,张立峰,李国柱,那伟,孔肖肖. 2017

[11]块菌(Tuber)在六盘山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 邓晓娟,刘培贵,陈娟,乔鹏,刘建利,肉斯塔木·艾买提,闫兴富. 2023

[12]浅谈生物地理学及替代分化生物地理学. . 2002

[13]根瘤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詹庆才,彭伟正. 2018

[14]合并与不合并:两个相似性聚类分析方法比较. 刘新涛,刘晓光,申琪,张书杰,杨党伟,任应党. 2013

[15]东北亚地区几种生长自槭树属上的核菌(英文). VASILYEVA Larissa,马海霞,STEPHENSON Steven. 2016

[16]中国卤虫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马志珍. 1993

[17]青藏高原草地生态补偿博弈分析. 刘兴元,巩建锋,牟月亭. 2012

[18]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域分异与作物种质资源分布特点. 尼玛扎西. 1997

[19]青藏高原草畜供求的月际平衡模式研究. 郭雅婧,薛冉,李春涛,姬万忠,韩天虎,郭正刚,沈禹颖. 2014

[20]基于光谱反演的青藏高原1982年到2014年植被生长趋势分析. 王志伟,吴晓东,岳广阳,赵林,王茜,南卓铜,秦彧,吴通华,史健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