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雪芳
作者: 王雪芳;王春梅;张金林;段丽婕;王锁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花碱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4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355-3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花碱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脱颖处理和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其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脱颖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降低了污染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5.0mg/L 2,4-D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55.2%,2周可见白色愈伤组织;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添加1.0mg/L 6-BA和0.5mg/L 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可达31.7%,同时伴随根毛的发生,生根率达81.7%,诱导时间为2周;分化后的再生苗移植于1/2MS培养基上,100%生根,炼苗移栽后可全部成活。从小花碱茅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到植株再生共需16周左右。小花碱茅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究小花碱茅耐盐碱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Q943.1
- 相关文献
[1]草坪型高羊茅成熟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余桂红,马鸿翔,佘建明,杨飞武,陆维忠. 2004
[2]番木瓜成熟种子的体细胞胚简易诱导和植株再生. 魏岳荣,陈彩霞,杨敏,黄炳雄,杨护. 2018
[3]草地早熟禾成熟胚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佘建明,张保龙,陈志一,倪万潮. 2003
[4]高丹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石悦,房永雨,于卓,杨东升,柴文娟,刘拴成. 2020
[5]高羊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I.多种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郎春秀,吴关庭,胡张华,陈笑芸,王伏林,金卫,陈锦清,夏英武. 2005
[6]影响普那菊苣高效再生相关因素的研究. 张丽君,程林梅,李贵全,孙毅. 2008
[7]春蚕豆茎段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彭绣科,刘洋. 2010
[8]须苞石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李欣,张彦妮,陈立新,岳桦. 2009
[9]不同桑树品种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 孔令汶,郑淑湘,卞元生. 1990
[10]甘薯品种南薯88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李育明,王梅,彭正松,冯晓. 2008
[11]籼稻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 王慧中,赵培洁,颜美仙,黄大年. 2000
[12]不同激素浓度对柠条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牛西午,詹海仙,畅志坚,杨慧珍,郭秀荣,张晓军. 2005
[13]FRANS HALS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武海峰,吕远达,郑海霞,赵明晶,王家庆. 2019
[14]观赏向日葵腋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戚永奎,陈涛,朱明,陈建平,沈羊城,陈永红,葛兆建. 2018
[15]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程泉,雷中华,黄启秀,曾幼玲. 2020
[16]松果菊离体培养的比较试验. 赵福成,杨跃生,王桂跃. 2009
[17]辣椒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白容霖,成卓敏,李世访. 2004
[18]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蒲秀琴. 2014
[19]非生物胁迫处理对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再生效果影响研究进展. 佘茂云,殷桂香,杜丽璞,张平治,叶兴国. 2014
[20]唐菖蒲花色突变体开花后的子房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徐刚,王彩莲,慎玫,陈秋方.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主栽烤烟品种上部叶生长特征及差异研究
作者:陈克玲;王德权;张金林;杨明峰;董小卫;王大海;管恩森;王玉华;马兴华
关键词:烤烟品种;上部叶;农艺性状;组织结构;生长特征
-
海南雷公笋的SCoT-PCR体系优化及有效引物筛选
作者:孙秀秀;王春梅;陈加利;夏腾飞;冯依欣;郑道君
关键词:雷公笋;SCoT;反应体系优化;有效性引物
-
不同农艺措施对香蕉枯萎病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王春梅;黄赛;郑道君;云勇;陈宣;陈加利;王景飞;吕德任;戚华沙
关键词:土壤微生态;不同农艺措施;香蕉枯萎病
-
不同水分条件对海南龙血树幼苗表型可塑性及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作者:孙秀秀;郑道君;王春梅;陈加利;梁振儒;陈宣
关键词:海南龙血树;幼苗;水分;表型可塑性;生态适应性
-
植物激素对组织培养闭鞘姜种子苗繁殖系数的影响
作者:王春梅;郑道君;陈业光;陈加利;夏腾飞;孙秀秀;陈宣;戚华沙
关键词:闭鞘姜;组织培养;植物激素;增殖系数
-
海南油茶SCoT反应体系建立与多态性引物筛选
作者:戚华沙;谢秋霞;林基忠;陈加利;王春梅;郑道君;王健
关键词:海南油茶;SCoT;反应体系;引物筛选
-
硝唑尼特对日本脑炎病毒和脂多糖诱导炎症的体外抑制效果比较
作者:苏钰;陈栋梁;马慧;王霄旸;王春梅;周文;张可煜
关键词:硝唑尼特;日本脑炎病毒;脂多糖;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