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体外受精卵与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共培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赛

作者: 刘赛;赵云程;陈静波;海丽且木;赵晓娥;马保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支持细胞;共培养;体外受精卵;牛胎儿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23-26+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对牛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从屠宰场采集5~7月龄胎牛睾丸,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制备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饲养层,对比原代和传代胎牛睾丸SCs与牛体外受精卵共培养时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分别以4×104,2×104mL-1两个密度接种传代胎牛睾丸SCs与牛受精卵体外共培养,并以培养液中无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为对照,研究体外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对牛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与牛受精卵体外共培养时,接种密度为2×104mL-1传代胎牛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的卵裂率(79.3%)高于原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69.2%),但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发育率(41.3%)极显著地高于原代SCs饲养层共培养组(16.7%)(P<0.01)。接种密度为4×104mL-1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大于接种密度为2×104mL-1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和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胚胎发育率极显著地低于接种密度为2×104mL-1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结论】制备的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能有效促进牛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提高囊胚发育率;接种的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密度过大,将严重影响牛体外受精卵的发育。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山羊睾丸生精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 周汉林,施力光,侯冠彧,荀文娟,岳文斌,杨茹洁. 2012

[2]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李忠秋. 2010

[3]miRNAs对睾丸内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高月锋,杨宇泽,简路洋,芦伟,曲扬华,罗海玲. 2018

[4]PDGFRA基因对牛未成熟支持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高一,秦立红,房希碧,东雪,赵玉民,张国梁. 2018

[5]miR-196a降调RCC2对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张绍萱,梁梦迪,齐佳佳,菅芯蕊,王振博,孙博兴,李兆华. 2019

[6]ART3调控小鼠精子发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许师源,张留光,刘松奇,吴开慧,汪超,王栋,庞云渭. 2024

[7]一种有效分离及在体外扩增成年小鼠精原干细胞的方法. 冉竞超,曹文广,孙红艳,王令,辛颖,张智英. 2012

[8]支持细胞调控精原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研究进展. 梁洺源,朱化彬,陈晓丽,郝海生,赵学明,秦彤,王栋. 2016

[9]支持细胞对精原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王烁程,陈晓丽,张林波,王栋. 2019

[10]转基因小鼠支持细胞体外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 杜军慧,曹文广. 2014

[11]幼鼠睾丸发育特点及其作为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的研究. 秦玉圣,朱化彬,郝海生,赵学明,杜卫华,秦彤,刘岩,王栋. 2012

[12]牛PDGFRA基因克隆及过表达载体构建的研究. 高一,吕阳,刘理想,张国梁. 2019

[13]H2O2诱导的犊牛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效果. 唐颖,王子铭,王皓,陈艳茹,РОТАРЬ Любовь Николаевна,郑鹏. 2025

[14]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15]蝙蝠蛾拟青霉与放线菌共培养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任朝辉,段婷婷,陆承云,张传博. 2017

[16]耐重金属菌株对水稻生长效果研究. 丁自立,吴金平,游艾青,焦春海. 2016

[17]绵羊裸卵与卵丘-卵母细胞共培养对体外成熟及孤雌发育的影响. 崔茂盛,张金龙,张效生,刘海军,赵启立,冯建忠. 2011

[18]1株副干酪乳酸菌S-4对致病弧菌的抑制特性研究. 梁晓明,曾嘉颖,王安利,叶剑敏,冯娟,廖绍安. 2019

[19]影响农杆菌介导旱稻转化效率主要因素的研究. 石云鹭,丁在松,张彬,张桂芳,赵明. 2007

[20]共培养的水分状态对农杆菌转化玉米的影响. 吕孟雨,董福双,张俊敏,王海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