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夏新
作者: 魏夏新;熊俊芬;李涛;文炯;曾希柏;余德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物料;稻田土壤;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20 年 007 期
页码: 2373-23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有机物料还田是提升农田土壤有机碳、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为探讨不同有机物料的还田效果,采用室外培养方法,研究了在等碳输入条件下,施用水稻秸秆、紫云英、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洞庭湖双季稻区潮土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80 d的培养试验,与不施用有机物料相比,施用有机物料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处理分别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升了26.1%、9.7%和30.7%,水稻秸秆和紫云英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应在试验期间并不显著.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更有利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积累,猪粪更有利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积累,生物有机肥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积累,水稻秸秆生物炭则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轻组有机碳的积累.与水稻秸秆还田相比,紫云英、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还田使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31.8%、111.6%、62.2%和50.7%.从土壤固碳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来看,生物有机肥、猪粪和水稻秸秆生物炭的还田效果优于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
分类号: S153.6%S511.42
- 相关文献
[1]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稻田土壤生物肥力的机理.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赵书军,徐大兵,喻永冰,谢媛圆,周剑雄. 2020
[2]有机和常规管理对茶园土壤固碳的影响-以林地为对照. 郑玉婷,黄鑫慧,李浩,王彪,李攀锋,崔吉晓,隋鹏,高旺盛,陈源泉. 2024
[3]稻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荧光组分对砷甲基化的影响. 李令仪,张楠,张洋,吴翠霞,曾希柏,苏世鸣. 2023
[4]南方红壤稻作系统与旱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黄山,彭现宪,黄欠如,张卫建. 2008
[5]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碳氮含量及紫甘蓝产量的影响. 李传章,黄景,高利娟,李吉进. 2012
[6]有机物料投入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肖广敏,刘蕾,赵诣,茹淑华,赵欧亚,侯利敏,孙世友,王凌,王策. 2023
[7]整合分析添加有机物料对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 王跃锋,张晨阳,罗正明,李建华,李然,孙楠,徐明岗. 2025
[8]紫云英施用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增强,张贤,王建红,曹凯,徐昌旭,曹卫东. 2018
[9]不同施肥模式对植烟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王鹏,郑学博,梁洪波,宋文静,季璇,徐艳丽,况帅,董建新. 2021
[10]长期耕作对黑土有机碳储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田圣陶,罗洋,隋鹏祥,王浩,任英,周思琪,刘海峰,郑金玉. 2024
[11]牛粪与化肥配施比例对苹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毅,刘颖,程存刚,李燕青,李壮. 2024
[12]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2013
[13]灌淤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赵营,郭鑫年,罗健航,陈晓群,马芸. 2016
[14]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程凯凯,肖小平,汤文光,汪柯,李超,张帆,孙玉桃. 2017
[15]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孟祥海,胡颖慧,王伟,李建英,张冬梅. 2021
[16]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王晶,朱平,张男,解宏图,张旭东. 2003
[17]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黄山,芮雯奕,彭现宪,刘武仁,张卫建. 2009
[18]利用改进的BCR法和Tessier法提取稻田土壤中Pb、Cd的对比研究. 邓晓霞,米艳华,黎其万,段红平,杜丽娟,和丽忠,尹本林,陈璐. 2016
[19]湘潭某工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稻米镉污染的风险评价. 唐贞,杨仁斌,雷鸣,唐世荣,宋正国,彭莎. 2012
[20]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俞巧钢,杨艳,邹平,叶静,张康宁,顾国平,马军伟,符建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茄子新品种紫玉1号的选育
作者:李植良;孙保娟;李涛;黎振兴;游倩;衡周;宫超
关键词:茄子;紫玉1号;一代杂种
-
LED补光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生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涵;张玉琪;黎景来;徐虹;李维环;李涛
关键词:LED补光;草莓;产量;光合作用;日光温室
-
种植密度对全株大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作者:任家辉;张腾薇;包文龙;云颖;王照兰;刘志萍;郑成忠;王凤梧;王靖宇;杨凤婷;乔巩;渠佳慧;李涛;孙娟娟
关键词:全株大麦;种植密度;营养价值;发酵品质
-
卡贝缩宫素诱导母猪日间同期分娩试验
作者:李琴;李涛;白佳桦;柴伟东;王栋;刘彦;翁士乔;田见晖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氯前列醇钠;母猪;产程;白天分娩占比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基于农田氮磷平衡的红壤区农田环境友好型种植制度评价
作者:洪曦;宫殿林;曾希柏;罗尊长;郑超;汤春纯;李荣;吴培金;李俊;邓龙英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环境友好;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怡;张洋;文炯;彭芝;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吴翠霞;周丽;解学仕;曾希柏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健康;调控;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