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来坤

作者: 夏来坤;刘京宝;黄璐;朱卫红;乔江方;李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夏玉米;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22-1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光合增效剂的最佳喷施浓度。以‘郑单958’为材料,连续2年试验,比较不同浓度光合增效剂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675 g/hm2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增产最高,达10.85%。喷施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增效剂能够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高幅度达9.5%;能提高灌浆后期叶片SAPD值,增强叶片保绿性和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由此得出,光合增效剂在夏玉米上的最适喷施浓度为675 g/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 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彩彩,张孟妮,武雪萍,裴雪霞,党建友,张永清,奚雅静,王碧胜,宋霄君,李生平,郑凤君,董悦. 2019

[2]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刘彩彩,张孟妮,武雪萍,裴雪霞,党建友,张永清,奚雅静,王碧胜,宋霄君,李生平,郑凤君,董悦. 2019

[3]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播期研究. 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吴铭,梁圣,沈学善,梅旭荣,刘定辉. 2019

[4]淮北地区夏玉米肥料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09

[5]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6]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7]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8]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9]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2013

[10]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1]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12]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13]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2008

[14]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5

[15]淹涝对夏玉米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战东,肖俊夫,南纪琴,冯跃华. 2010

[16]涝渍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冯跃华,高子乐,肖俊夫. 2013

[17]豫东平原夏玉米耐淹试验研究. 冯跃华,姜云鹭,肖俊夫. 2011

[18]不同释放期的包衣尿素在夏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曹兵,李亚星,徐凯,何永健,谷佳林,张琳,徐秋明. 2009

[19]不同抗逆减灾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春艳,庄克章,吴荣华,李新新,李龙,孔玮琳. 2019

[20]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孟静,张丽华,董志强,申海平,姚海坡,张丽荣,贾秀领.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