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植株形态、叶片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穆心愿

作者: 穆心愿;马智艳;卢良涛;吕姗姗;刘天学;胡秀丽;李树岩;蒋寒涛;范艳萍;赵霞;唐保军;夏来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授粉期;高温胁迫;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06-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黄淮海地区花期高温影响夏玉米安全生产的问题,本研究以热敏感型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以大田常温为对照(CK),设置授粉期高温处理(HT),研究授粉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植株形态、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和2022年, HT处理的冠层最高温度超过40℃的天数分别为7 d和8 d,高温处理期间冠层最高温度分别较CK高1.7~6.8℃和1.5~4.6℃。HT处理显著提高了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对茎粗和叶面积无显著影响,但延缓了生育后期叶片衰老, 2021年和2022年成熟期的叶面积较CK分别显著提高34.69%和163.72%。高温处理期间, HT处理的玉米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P<0.05, P<0.01),叶片羧化效率、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P<0.05, P<0.01);叶片净光合速率随处理温度而变化,处理温度过高(一般>40℃时)则显著降低(P<0.05),反之则显著升高(P<0.05)或无显著变化,叶片整体光合性能下降。高温胁迫解除后, HT处理的叶片光合性能相关参数逐渐与CK趋于一致。经授粉期高温胁迫处理后,玉米茎秆、叶片、苞叶、穗轴和单株干重降低,其中穗轴干重降幅最大,而雄穗和花丝干重增加,使得干物质向茎秆、叶片、雄穗、花丝等部位的分配比例增加,而向穗轴的分配比例显著减少(P<0.05)。至成熟期, HT处理造成玉米籽粒和单株干重显著减少48.32%和16.71%(P<0.05),而玉米茎秆和叶片干重显著增加35.01%和9.48%(P<0.05)。HT处理的结实率和穗粒数分别显著下降54.43%和53.19%(P<0.05),百粒重显著提高10.13%(P<0.05),但籽粒产量显著降低46.82%(P<0.05)。综上,授粉期高温胁迫增强了玉米叶片气孔蒸腾,增加了胞间CO2浓度,降低了叶片羧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导致植株整体光合性能下降,制约了光合同化物积累及向穗部的转移分配,导致结实率显著下降,穗粒数显著减少,制约了花后光合同化物从“源”(茎秆和叶片)向“库”(籽粒)的转运,最终导致籽粒产量大幅下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灌水模式对春小麦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党根友,魏亦勤,刘旺清,裘敏,李红霞,方亮,张双喜,樊明,沈强云. 2015

[2]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董鹏,张冬梅,杨印斌,南雪琴,赵海祯,席天元. 2014

[3]不同授粉时期对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的影响. 李易蓉,木万福,袁建民,但忠,苏银玲,杨龙. 2013

[4]夏玉米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高英波,张慧,王竹,薄丽秀,武智民,薛艳芳,钱欣,代红翠,韩小伟,李宗新. 2019

[5]增施氮肥对夏玉米花后高温胁迫下籽粒碳氮代谢的影响. 王瑞,李向岭,郭栋,王新兵,马玮,李从锋,赵明,周宝元. 2023

[6]夏玉米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逆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贾笛迩,朱紫薇,孙功祥,李媛,舒忠泽,朱英华,刘京宝. 2019

[7]吐丝前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型夏玉米产量及穗发育特征的影响. 高英波,张慧,单晶,薛艳芳,钱欣,代红翠,刘开昌,李宗新. 2020

[8]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王文斌,白伟,冯良山,杨宁,向午燕,张哲,冯晨. 2021

[9]普通、控释尿素配比对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黄科程,李孝东,朱从桦,龙文靖,袁继超,孔凡磊. 2017

[10]施氮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孙美迪,段文学,张海燕,解备涛,汪宝卿,王庆美,张立明. 2017

[11]缓控释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吕巨智,石达金,周勋波,唐国荣,李发桥,贺囡囡,谢小东,谭贤杰,邹成林,程伟东,张述宽. 2023

[12]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肖鑫辉,李向华,刘洋,张应,王克晶. 2011

[13]滴灌的毛管间距和滴头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罗四维,石秀楠,贾永红,张金汕,王凯,李丹丹,王润琪,董艳雪,石书兵. 2023

[14]裸地栽培下打顶方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 田玉刚,赵书珍,林皎,胡守林,陈国栋,李浩,王博然,郎禹超,李鹏程,万素梅. 2023

[15]条带深旋小双行精播技术对京农科728产量的影响. 梁茜,刘文亚,葛均筑,赵明,吴锡冬,侯海鹏,杨永安,辛德财. 2019

[16]不同时期喷施调控剂对冬小麦产量及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冀传允,冯盛烨,孙允超,于洋,王旭清,孟维伟,王娜. 2020

[17]盛花期渍水后芝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变化. 周萌,李国强,张建涛,冯晓,李亚丽,胡峰,郑国清. 2016

[18]测墒补灌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高春华,于振文,石玉,张永丽,赵俊晔. 2013

[19]旧膜再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兵,高玉红,赵利,陈永军,令鹏,张强,王旺田,牛俊义. 2012

[20]花生专用缓释复混肥分层条施促进花生根系生长、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 王建国,张佳蕾,郭峰,杨莎,高华鑫,张春艳,赵红军,李新国,万书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