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篮状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室内防控药剂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坤

作者: 刘坤;孙文松;张天静;沈宝宇;李晓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辛;叶枯病;致病性测定;多基因位点分析;药剂筛选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49-2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辽宁抚顺新宾的细辛叶枯病株进行病原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BenA与RPB2多基因位点序列对比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回接验证,明确分离所获菌株是细辛叶枯病的致病菌;代表性菌株XXY-2的形态特征以及在OA、MEA、DG18、YES、CYA和CREA等6种培养基上的菌落培养特征与Talaromyces brevis一致;基于ITS-BenA-RPB2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XXY-2与T.brevis的模式菌株DTO 307T和CBS 141833T处于同一分支,自展值为100,表明XXY-2为T.brevi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T.brevis生长的抑制效果,其中吡唑醚菌酯和氟啶胺的室内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096和0.0056μg·mL-1。这是T.brevis作为细辛叶枯病病原的首次报道,为后续开展细辛叶枯病综合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435.672

  • 相关文献

[1]防治东北细辛叶枯病药剂筛选. 逄世峰,吴连举,关一鸣,刘兴权,马红艳. 2009

[2]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冯连荣,矫丽曼,张妍,王乃锐,王诗琦,彭儒胜,宋立志,池玉杰. 2024

[3]一种大蒜叶枯病新病原菌鉴定与药剂敏感性测定. 陈德西,张鸿,何忠全,骆永亮,向运佳,冉咪. 2023

[4]细辛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刘先继,汪作斌,王帅. 2009

[5]不同产地细辛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与比较. 王志清,宋佳,马海琴,逄世峰,马琳,崔丽丽,田义新. 2020

[6]HPLC-UV法测定细辛不同部位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张振都,邵郅伟,郝丽珊,王莹,李君梅,张奇,宋志峰. 2024

[7]轮作细辛对人参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研究. 刘莹,李晖,孙文松,李旭,王新雅,刘兵. 2023

[8]细辛不同品系性状比较分析. 王志清,关一鸣,逄世峰,魏云杰,刘兴权,吴炳礼,朴顺哲. 2010

[9]东北细辛SFE-CO_2提取工艺研究. 刘继永,王英平,王艳艳,焉石,孙成贺,张奇,马朝红. 2007

[10]红辛生产的主要环节. 魏云洁. 1998

[11]银杏叶枯病对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逯岩,杨巨仙,秦小舒,曹福亮,谢嗣荣,郁万文. 2016

[12]小麦拔节期病害防治技术. 黎香兰,曾燕. 2002

[13]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关天舒,朱茂山,李柏宏,张子君. 2009

[14]天津市新型月季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冯友仁,刘宝生,白鹏华. 2015

[15]英山黄花菜叶枯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效研究. 査中萍,万正煌,苏醒,焦春海. 2018

[16]不同杀菌剂对徐州地区大蒜叶枯病的田间药效. 赵永强,樊继德,陆信娟,刘灿玉,张碧薇,杨峰. 2020

[17]大蒜叶枯病田间药剂防治研究. 樊继德,孙厚俊,徐振,张成玲,杨冬静,谢逸萍. 2017

[18]春季保护地小型西瓜苗期枯萎病和叶枯病初步鉴定. 戴照义,吴金平,王运强,郭凤领,韦向阳. 2013

[19]广西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晨光,岑贞陆,黄思良,秦碧霞,覃丽萍,胡春锦. 2009

[20]桃树叶枯病调查研究初报. 张勇,权恩亮,朱玉魁,周效朴,范超祥.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