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小丁
作者: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尹晴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甘薯;栽植密度;钾肥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7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普通生产田和林间生产田,从品种、栽植密度和施用钾肥3方面研究了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所用3个甘薯品种(宁薯192、宁紫1号和济薯18)的商品薯产量构成差异较大,宁薯192为薯重型,商品薯比例高;宁紫1号为薯数型,小薯数量多;济薯18为中间型,商品薯产量较高。在普通生产田,栽植密度1 hm248000株、增施225 kg/hm2硫酸钾,可获得最高的商品薯产量。在已成大树的林间生产田,鲜食甘薯的商品薯产量非常低。
分类号: S531.048
- 相关文献
[1]鲜食甘薯商品化栽培技术探讨.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尹晴红. 2009
[2]江苏丘陵地区鲜食甘薯轻简化栽培技术.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张礼浩,王庆南. 2017
[3]肥料配比对鲜食甘薯产量及品质的作用.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边晓峰. 2018
[4]鲜食甘薯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技术规程.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张铅,刘帅,谢一芝. 2021
[5]施磷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徐薯32为例. 刘明,郑冬梅,靳容,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2023
[6]鲜食甘薯新品种在贵州适应性鉴定. 王启富,邓仁菊,潘牧,李丽,曾宪浩,李云. 2022
[7]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尹晴红. 2010
[8]种植特用甘薯市场前景广阔. 王庆美. 2003
[9]鲜食甘薯高效益栽培方式探讨.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尹晴红. 2009
[10]早熟优质迷你型甘薯高效育种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季志仙. 2014
[11]优质鲜食甘薯配套栽培技术. 张立明,王庆美. 2005
[12]优质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张立明,王庆美,王荫墀. 2003
[13]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宜薯2号. 杜勇利,廖霏霏,杨春菊,熊湖,马海艳,彭志芸,刘小波,赵宇杨,沈学善,张德银. 2025
[14]六个不同品种鲜食甘薯贮藏品质变化. 李妍婷,张荣,姚研强,唐朝臣,韩金玲,王章英. 2024
[15]9个冬种甘薯不同发育时期品质变化. 骆秦湘,姚研强,杨佳丽,张荣,蒋锋,王章英. 2025
[16]黄金梨不同栽植密度试验初报. 王家珍,李俊才,刘成,蔡忠民,沙守峰. 2007
[17]栽植密度对苹果光分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于年文,徐贵轩,王宏,刘秀春,杨华,宋玉峰. 2002
[18]薄膜温室油桃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02
[19]梨的整形修剪技术. 周润生. 1999
[20]不同定植密度对淮安红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曹锦华,沈丽平,熊亚琴,周福才,程立宝,陈学好,吴力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色甘薯突变体形成的表观调控机制
作者:刘帅;马佩勇;郭可;贾赵东;禹阳;张铅;边小峰
关键词:紫色甘薯;突变体;花青素;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
高产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苏薯30的选育及特性分析
作者:贾赵东;马佩勇;禹阳;张铅;刘帅;郭可;边小峰
关键词:甘薯;高产;优质;苏薯30;特性分析
-
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皖苏754
作者:夏家平;刘小平;程鹏;韩杨;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
关键词:鲜食型;甘薯;新品种;皖苏754
-
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皖苏361的选育
作者:夏家平;刘小平;程鹏;韩杨;谢一芝;贾赵东;边小峰
关键词:甘薯;皖苏361;品种选育;花青素
-
凝集素及其抗病毒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刘帅;贾赵东;谢一芝;马佩勇;禹阳;张铅;边小峰
关键词: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机制
-
一种高效的甘薯遗传转化方法
作者:张铅;禹阳;刘帅;贾赵东;马佩勇;金昊秀;郭尚洙;边小峰
关键词:甘薯;胚性愈伤细胞;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
高产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6号’的选育及育种策略探讨
作者: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禹阳;张铅;刘帅;谢一芝
关键词:紫心甘薯;‘宁紫薯6号’;品种选育;核心亲本;育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