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亚萍

作者: 曹亚萍;张明义;乔合心;宁焕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4-1113/S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7-1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 5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及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品种的GCA效应与其产量性状高度相关 ,SCA效应与F1的产量表现高度相关。②株高、单株成穗的遗传受基因加性、非加性和母体效应的共同作用 ,以加性效应占优势 ;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决定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 ;而穗粒数的遗传纯由加性效应控制。③株高和千粒重的遗传方差中 ,加性方差所占比例分别为 85.75%和 6 7.72 % ,其遗传决定度也较高 ,分别达 76 .4 5%和 6 9.31% ;而单株成穗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受显性基因作用较大 ,其狭义遗传力分别只有 33.0 4 %和 10 .71%。

分类号: S512.103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亲本选配及遗传分析. 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孟兆萍. 2005

[2]冬小麦品种抗寒性遗传研究. 孙贵臣,徐环澄. 1993

[3]冬小麦杂种后代灌浆速度的研究. 丁贤发,栗雨勤,吴兰胜,韩新柱,常洪春. 1987

[4]几个冬小麦品种穗叶距的遗传研究. 曹亚萍,王娟玲,张明义,范绍强,乔合心. 2000

[5]冬小麦非旗叶光合器官光合效应的遗传规律. 杨玉景,李世平,闫翠萍,靖金莲. 2008

[6]冬小麦非旗叶光合器官光合效应遗传规律研究. 杨玉景,李世平,闫翠萍,靖金莲. 2008

[7]冬小麦穗叶距的杂种优势及遗传特性研究. 刘桂芳,曹亚萍,张明义,乔合心. 1999

[8]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周军,邹小云,周瑶敏. 2008

[9]二系杂交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李晓燕,赵昌平,叶志杰,秦志列,张风廷,张立平. 2008

[10]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选育进展及其利用潜势初报. 张彪,兰发盛,滕耀聪,陈宛秋. 1993

[11]陆地棉16份材料配组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桑晓慧,桑晓慧,陈伟,赵云雷,赵佩,龚海燕,王红梅. 2021

[12]25份引进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利用潜力分析. 魏建伟,岳海旺,陈淑萍,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 2021

[13]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涂诗航,张水金,董瑞霞,杨东,谢鸿光,郑家团. 2008

[14]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郑洪建,刘康,楼坚锋,张建明,陆永明,侯根宝. 2008

[15]北方杂交粳稻产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吴天华,王昌华,徐正进,张燕之,王嘉宇,唐亮. 2010

[16]9个抗虫棉品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罗晓丽. 2015

[17]玉米植株形态性状和产量的遗传性研究. 苏义臣,苏桂华,柳迎春,金明华,王秀芬,于维. 2010

[18]辣椒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韩娅楠,常晓轲,程志芳,张涛,姚秋菊. 2021

[19]杂交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英文). 游书梅,郑家奎,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罗婧,李昭祥,高磊. 2015

[20]高赖氨酸玉米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汪黎明,石德权,白丽.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