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的结实特性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超

作者: 闫超;刘平;刘孟军;王玖瑞;孔得仓;李登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枣;自然授粉;自花授粉;结实特性;育性;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林业科学

ISSN: 1001-7488

年卷期: 2010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8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河北沧县枣种质资源圃的124个枣品种和山西太谷国家枣种质资源圃的156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枣树的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枣树种质可分为自花可育、自花可实不育、自花不实3类,其中自花可实不育是基本类型,它与自花不实和自花可育类之间可相互转化,而自花可育和自花不实之间相互转化极少;在自然(异花)授粉条件下供试品种均可结实,但育性有不育和可育2类,其中可育的占42.31%。枣树的结实性和育性因基因型(品种和品系)、年份、地区、树冠方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基因型;供试品种间自花结实率(吊果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61.54%和0~100%,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4.17%~136.84%和0~100%;36个金丝小枣品系自花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0.89%~163.64%和0~6.98%,自然授粉结实率和可育率的变幅分别为10.71%~138.89%和0~90.00%;5个无核小枣品系的分别为1.10%~81.72%,0~100%和8.06%~137.04%,0~2.70%;3个冬枣品系的分别为25.00%~62.93%,0~1.37%和11.32%~89.23%;不同年份和地区间结实性变化大而育性相对稳定,年份间自花和异花结实率均表现稳定的仅有4.17%、可育率稳定的则高达64.58%,地区间表现稳定的分别为15.38%和73.08%;西南-西北方向自花结实率高。初步筛选出一批自花不实或自花不育而异花高度可育、适宜作为杂交母本的优异种质。

分类号: S665.1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主栽板栗品种(系)授粉结实特性研究. 刘庆香,王广鹏,孔德军. 2009

[2]不同授粉方式对3个油橄榄品种结实性的影响. 牛二利,沈敏,傅玉楼,潘明,朱申龙. 2023

[3]新疆杏品种授粉生物学初探. 刘立强,廖康,张大海,徐麟,何峰江,张乾. 2007

[4]枣树花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段元杰,刘海刚,孟富宣,杨玉皎,周军. 2016

[5]寄主因素对稻粒黑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 黄富,潘学贤,汪远宏,程开禄,张长伟. 1995

[6]不同自花授粉方式对'寒富'果实性状的影响. 黄金凤,吕天星,王冬梅,闫忠业,王颖达,杨锋,何明莉,刘志. 2021

[7]火龙果新品种'黔红'的选育. 张雪,王壮,王荔,赵晓珍,袁启凤,肖图舰,马玉华. 2020

[8]羊草自交不亲和性初步研究. 张卫东,刘公社,刘杰,刘凡,齐冬梅,李芳芳,董贵俊,赵晶晶. 2002

[9]科技动态品种. 张雪,马玉华,赵京献,江平,刘进,吴刚,谭乐和,熊伟,向芳,王强,丛佩华. 2020

[10]自花结实梨新品种-早冠. 王迎涛. 2007

[11]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花. 叶正文. 2012

[12]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邓景扬. 1990

[13]锈叶杜鹃授粉花柱的显微观察与自交亲和性分析. 解玮佳,白天,李世峰,关文灵,宋杰,彭绿春,李树发,蔡艳飞,陆琳. 2013

[14]水稻开花授粉习性探讨. 常志远,涂英文. 1989

[15]中烟101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发现及初步研究. 李尊强,邱恩键,张长静,冯全福. 2014

[16]加拿大培育的自花授粉樱桃品种. 刘庆忠,赵红军,杨兴华,孙玉刚. 2001

[17]6个月季品种的自交亲和性. 刘红明,王其刚,张颢,蹇洪英.,邱显钦,唐开学. 2011

[18]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 张彬,芮雯奕,郑建初,周博,杨飞,张卫建. 2007

[19]鳢肠成株及结实等特性研究. 李茹,罗小娟,董立尧,赵桂东. 2013

[20]牵牛花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姚悦梅,张振超,陈智超,肖燕,刘小风.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