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奶生产体系的全程质量控制及其预防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燕芬
作者: 马燕芬;赵军;王丽芳;卢德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料奶;奶牛;质量;控制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0258-7033
年卷期: 2008 年 20 期
页码: 55-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原料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乳制品的质量,为确保乳制品的食用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着重从牛奶源头出发,对影响原料奶质量的生产环节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原料奶生产体系的全程质量控制及其预防措施. 马燕芬,赵军,王丽芳,卢德勋. 2010
[2]2018年天津市原料奶细菌总数、体细胞数及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基因调研报告. 刘景喜,张进,芦娜,李爱琴,彭传文,郝东升,周娟,陈龙宾,刘壮. 2020
[3]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的综合措施. 祝继原,刘娣,杨少成,谢雨彤,俄广鑫. 2009
[4]我国棉种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在棉种产业化中的作用. 杨继良. 2000
[5]蔬菜种子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郭巨先,何裕志. 2009
[6]螺旋藻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冯伟民,汪廷,方光如,徐跃定. 1999
[7]奶牛乳房炎的防控措施. 贺泂杰,张登基,李勇生,贺奋义. 2014
[8]奶牛产奶量和质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孙晓萍,刘建斌,杨博挥,朗侠,李思敏. 2010
[9]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倩,张养东,郑楠,李松励,文芳,赵圣国,王加启. 2017
[10]不同贮运条件及挤奶方式对原料奶风味相关指标的影响. 赵军,马燕芬,卢德勋. 2009
[11]季节变化对原料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红敏,赵瑞霞,萨其仍贵. 2012
[12]2019年全球奶源与贸易形势回顾与展望. 王东杰,王礞礞. 2020
[13]保存温度对原料奶样品中尿素氮值的影响. 常硕,苏燊,赵丽娟,张丽红,吕加平. 2016
[14]原料奶中产生的不良风味及其控制技术措施. 马燕芬,赵军,高民,卢德勋. 2012
[15]新西兰原料奶市场管理与定价机制——新西兰《乳品行业重组法》和《乳品行业重组(原料奶)管理》透视. 闵江涛,赵学明,杜卫华,郝海生,杭苏琴. 2012
[16]2016年中国奶业市场分析与2017年展望. 王东杰,董晓霞,张永恩. 2017
[17]全球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的传导与调控机制研究. 张静,董晓霞. 2017
[18]世界主要奶业生产国原料奶收购价格比较分析. 董晓霞. 2013
[19]原料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S.aureus的暴露评估. 许晓曦,闫军,张书义. 2010
[20]原料奶优良风味保持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赵军,马燕芬,高民,卢德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内蒙古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比较研究
作者:张莹;王丽芳;张腾龙;钟华晨;宋洁;郭晨阳;刘嘉琳
关键词:内蒙古;奶牛;产奶量;乳品质;比较研究
-
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创新与实践——《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案例研究
作者:胡志勇;王丽芳;郭学兰;杨陈;鲜孟筑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养
-
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腾龙;郭晨阳;钟华晨;刘嘉琳;宋洁;王丽芳
关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蒲公英;连翘;生产性能;抗氧化
-
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作者: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关键词:奶牛;酮病;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
科技期刊稿件精准送审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胡志勇;王丽芳;郭学兰
关键词: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审稿人遴选;精准送审
-
黑沙蒿醇提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作者:郭晨阳;刘嘉琳;钟华晨;宋洁;张腾龙;王丽芳
关键词:黑沙蒿;乙醇提取物;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
-
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晏伟;杨德政;秦信蓉;程尚明;赵军;王丹丹;罗雯;鲍坤;喻时周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宝油187;高油分;新品种;隐性核不育;芥酸;硫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