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2号高产田蕾铃空间分布特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晓梅

作者: 马晓梅;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董承光;林海;陈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陆早42号;空间分布;棉铃;高产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3 期

页码: 123-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析新陆早42号单株生育进程及蕾铃空间分布状况,明确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2个试验点,棉花出苗后,每点各选10株棉花,调查生育期。研究结果:新陆早42号结铃分布均匀,上、中、下部结铃分别占整株收获铃数的30.99%、31.76%、33.14%;棉株第1果节成铃率66.91%,结铃稳定,第2、3果节结铃率分别为7.96%、0.42%。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新陆早51号棉花器官同伸关系及棉铃空间分布. 马晓梅,孙杰,李保成,林海. 2014

[2]东北三省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 何英彬,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李志斌,万利. 2009

[3]桦甸市红石镇玉米高产田的构成研究. 殷春红,方向前,张德新,刘云多,石宝忠,王长江,段元才,杨焕茹. 2017

[4]北疆春大豆亩产300kg栽培技术研究. 罗赓彤. 1993

[5]引、扬黄灌区玉米高产田(≥15000kg/hm~2)特征分析与实现途径. 王永宏,赵如浪,赵健,孙发国,谢铁娜,张文杰. 2013

[6]早熟陆地棉新陆早42号的选育及应用. 李景慧,李保成. 2011

[7]新陆早42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李景慧,韩焕勇,陈兵,王方永,李保成. 2012

[8]早熟陆地棉新陆早42号(原代号垦62)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马晓梅,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董承光. 2010

[9]新陆早42号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焦天奇,吴慎杰,刘瑞娜,李静,张换样,焦改丽,祝建波. 2012

[10]新陆早42号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 李保成,董承光,肖光顺,李生秀,周小凤. 2009

[11]辽河流域棉区棉铃发育进程研究. 徐敏,金路路,王子胜. 2015

[12]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 杨峰,肖建,栾娜,张祥,王永慧,陈德华. 2010

[1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吴晓东,高相彬,徐敏,沈丹,金路路,周治国. 2012

[14]乙烯利催熟棉铃生理原因的探讨. 沈岳清,方炳初,盛敏智. 1980

[15]陆地棉棉铃对位叶碳氮变化特征与其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赵新华,屈磊,陈兵林,周治国. 2010

[16]乙烯利对棉叶光合能力和物质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沈岳清,方炳初,盛敏智. 1980

[17]棉花不同种质材料棉铃各个时期发育研究.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 2013

[18]早熟机采棉新陆早51号生育期气象因子对群体生育规律的影响. 马晓梅,李保成,周小凤,董承光,李生秀,王新. 2016

[19]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生长发育规律的比较. 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热合曼. 2014

[20]利用SSR标记检测棉铃种仁DNA鉴定杂交种纯度. 付小琼,叶武威,彭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