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的弹跳行为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玉莹

作者: 宋玉莹;曹冲;徐博;冉刚超;曹立冬;李凤敏;赵鹏跃;黄啟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药雾滴;弹跳行为;沉积;药液流失;农药利用率;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9 年 21 卷 Z1 期

页码: 895-9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使用农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只有药液有效沉积于靶标表面才更有利于发挥效果。然而,农药雾化后形成的雾滴在靶标植物叶面的沉积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同时受植物叶片表面微观结构与组分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亲水性绒毛或无定型蜡质的植物叶片通常润湿性较好,雾滴不易弹跳、滚落;而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因覆盖表皮蜡质层,具有表皮细胞突起或特有的微纳结构,叶片难以润湿,导致农药雾滴在撞击靶标植物叶面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弹跳与碎裂行为。统计表明,平均约有20%~30%的农药雾滴由于反弹而流失,进入生态环境中,是影响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综述了雾滴在光滑固体表面、人工修饰后的粗糙界面以及农药雾滴在靶标植物叶面的弹跳行为,分析阐述了影响雾滴在固体表面弹跳行为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已有关于如何调控雾滴在固体表面弹跳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以期为提高农药雾滴的对靶沉积率及农药有效利用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分类号: S48

  • 相关文献

[1]论农药雾滴的剂量及分布对害虫防治效果的影响及其与农药损失的关系. 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 2020

[2]植物表面特性与农药雾滴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顾中言. 2011

[3]植保无人飞机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农药利用率的作用. 郭永旺,薛新宇,闫晓静,陈昶,孔肖,王明,周洋. 2018

[4]库尔勒香梨采后品质劣变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晓梅,叶凯,关军锋,李疆,张谦. 2010

[5]隧道式雾滴回收施药车的研发. 朱松,张瑞宏,张剑峰,王明友,金亦富,缪宏. 2015

[6]电动和手动喷雾器水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蒲小明,陈锐明,周松丁,黄爱玲,路征,张景欣,沈会芳,林壁润. 2020

[7]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在茶园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王希,何玲,史建苗,范劲松,钟玲,袁会珠. 2019

[8]电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性能试验. 金永奎,薛新宇,秦维彩,孙竹. 2019

[9]电动和手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雾的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白豫博,陈锐明,黄爱玲,路征,张永梅,林壁润,郑奕雄. 2021

[10]不同器械施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及农药利用率研究. 张武云,李天娇,靳彦卿,韩鹏,李卫伟,王明,沈晓强,高海燕,曹敏. 2020

[11]不同喷雾机械施药作业对农药沉积率及麦蚜防效的影响. 孔肖,齐鹏,曾爱军. 2018

[12]不同类型界面液滴蒸发特性与农药利用效果研究进展. 曹冲,曹立冬,郑丽,马超,李凤敏,黄啟良. 2017

[13]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程玲,薛光山,刘永杰,张安盛. 2018

[14]高分子助剂在减少农药飘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黄桂珍,郑丽,叶嘉烘,曹冲,张磊,黄啟良. 2023

[15]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五十四)粉尘法防治棚室蔬菜病害技术. 谢学文,王丹秋,李建明,李宝聚. 2012

[16]3种手动喷雾器施药效果初报. 杜蕙,杨芳兰,郑果. 2008

[17]喷雾参数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徐鹿,王聪博,胡双女,顾中言,邱白晶. 2020

[18]喷雾助剂提高三唑磷在水稻叶片上沉积量的研究. 陈福良,郑斐能,王仪,谢明. 2009

[19]常温弥雾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型吡虫啉防治棉田蚜虫效果. 王爱玉,薛超,孙福燕,张芸,张建华,杨媛雪,赵鸣,段爱玲. 2021

[20]低碳经济与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黄东风,李卫华,范平,邱孝煊,林新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