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黑穗病菌和赤腐病菌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伟怀
作者: 吴伟怀;杨先锋;梁艳琼;汪全伟;郑金龙;郑肖兰;习金根;李锐;张驰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菌;甘蔗赤腐病菌;双重PCR;检测体系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1-4
摘要: 目前,针对甘蔗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单个病菌检测体系已相继建立,但是仍然未见两个病原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在本研究中,根据黑穗病菌交配型b E基因、甘蔗赤腐病菌特异性SCAR片段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在二者单一PCR检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可同时检测黑穗病菌和赤腐病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体系可从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样品中分别扩增出320 bp和442 bp的特异条带。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混合模板黑穗病菌与赤腐病菌的最低检测水平量均为0.1ng。
分类号: S435.661
- 相关文献
[1]解淀粉芽孢杆菌TWC2发酵条件的优化. 梁艳琼,黄兴,吴伟怀,李锐,郑金龙,习金根,贺春萍,易克贤. 2017
[2]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姜子德,沈万宽,罗明珠,饶得花. 2015
[3]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林珊宇,贤小勇,颜梅新,黄福新,秦碧霞. 2014
[4]甘蔗黑穗病菌的快速检测. 吴转娣,昝逢刚,吴才文,李文凤,卢文洁,黄应昆. 2010
[5]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萌发的影响. 吴伟怀,谢祖健,贺春萍,郑肖兰,李锐,郑服丛. 2009
[6]甘蔗黑穗病菌DNA提取及PCR检测. 卢文洁,李文凤,黄应昆,罗志明,王明强,王晓燕. 2012
[7]甘蔗黑穗病菌拮抗菌HAS的筛选和鉴定. 熊国如,赵更峰,伍苏然,冯翠莲,张树珍. 2013
[8]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陈自力,邱映含,莫嘉凌,刘东. 2012
[9]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刘欢,马兵,宋怿,穆迎春,时文博. 2010
[10]大蒜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赵永强,樊继德,陆信娟,刘灿玉,张碧薇,杨青青,葛洁,史新敏,杨峰. 2023
[11]宁夏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的科学构建. 苟春林. 2009
[12]加快建立农业生产标准与检测体系. 田世龙,车宗贤,朱友春. 2003
[13]热带农作物种子(苗)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申志斌. 2002
[14]甘蓝型油菜SSR检测体系的优化.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顾慧,陈新军,高建芹,傅寿仲. 2004
[15]大白菜SSR检测体系的优化. 石磊,李丽,郑晓鹰. 2007
[16]浅议尽快建设我国生鲜乳质量检测体系的必要性. 王建平,王加启,周振锋,孙鹏,张海涛,卜登攀,霍小凯,郭同军. 2009
[17]湖北省县级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邢美华,龚艳,王永德,胡定金. 2013
[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蓝叶球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吲哚-3-甲醇. 李占省,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赵文,孙培田. 2011
[19]美国农业部质检系统及对我国的借鉴. 杨桂玲,张志恒,袁玉伟,孙彩霞,郑蔚然. 2011
[20]柑桔黑斑病菌的快速识别鉴定. 王娟,徐丽兰,胡军华,姚廷山,周娜,王雪莲,李鸿筠.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吸收碳源途径和生态循环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获取研究进展
作者:郑肖兰;崔昌华;鲁海菊;吴伟怀;谭施北;易克贤
关键词:植物;碳源;途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微生物;研究进展
-
学术期刊策划"新质生产力"专栏的思考
作者:张海东;汪全伟;黄艳;龙娅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学术热点;学术期刊;策划
-
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转录因子CgHapX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陆英;张巍懿;贺春萍;梁艳琼;黄兴;易克贤;吴伟怀
关键词:柱花草;CgHapX;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
高嘌呤饮食对金黄地鼠血脂变化和病理损伤的影响
作者:贺亮;李庆香子;李锐
关键词:金黄地鼠;尿酸;血脂;肾损伤
-
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作者:李相煌;李涛;张曼丽;曾庆朝;梁艳琼;谭施北
关键词:寡糖·硫磺;西瓜;白粉病;防效
-
2株有效抑制剑麻斑马纹病菌的生防细菌鉴定
作者:侯会霞;郑肖兰;易克贤;习金根;李慧;吴伟怀;陈河龙
关键词:剑麻斑马纹病;烟草疫霉菌;生防菌;促生特性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