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幼虫感染棉铃虫微孢子虫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冉红凡

作者: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范秀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微孢子虫;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3 年 46 卷 01 期

页码: 118-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7年田间调查时发现一种寄生于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的微孢子虫Nosemasp .,它对棉铃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并可经卵垂直传播。利用透射电镜对棉铃虫幼虫感染该微孢子虫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该微孢子虫可侵染棉铃虫的中肠、马氏管、脂肪体、神经等组织 ;侵染后可导致寄主中肠的微绒毛脱落 ,线粒体内脊排列方向发生变化 ,线粒体整体发生变形并最终瓦解 ;内质网发生断裂 ;细胞核体积变小并变形 ,但该微孢子虫并不入侵细胞核 ;马氏管膨大 ,边缘向外突出隆起 ;神经细胞的细胞核变成长条形 ,细胞界线模糊 ;在神经细胞内也发现了微孢子虫孢子 ,证明该微孢子虫也入侵寄主神经细胞。

分类号: S435.622

  • 相关文献

[1]人工感染三角帆蚌病毒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英文). 钟蕾,肖调义,黄倢,戴良英,刘晓燕. 2011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感染仔猪的病理学分析. 孟帆,吴忻,王娟萍,姚敬明,樊振华,韩一超,薛翼鹏,赵岳,岳磊,郎利杰. 2018

[3]一种从藤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邢东旭,吴福泉,罗国庆,廖森泰,李庆荣,肖阳,唐翠明,李丽,杨琼. 2011

[4]一种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的致病机理. 杨云鹤,石洁,张海剑,郭宁,杜立新. 2017

[5]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研究. 高永珍,黄可威. 1999

[6]脊尾白虾肌肉微孢子虫病的病原和病理分析. 王元,房文红,周俊芳,李新苍,刘强. 2013

[7]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王容燕,党志红. 2004

[8]棉铃虫微孢子虫病的田间发生调查及其致病力测定. 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杜立新,宋健,冯书亮. 2008

[9]影响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幼虫致病力的因子. 冉红凡,潘文亮,冯书亮,范秀华,王容燕. 2003

[10]棉铃虫飞翔肌的超微结构. 郭予元. 1997

[11]棉铃虫卵巢形态与卵子发生过程观察. 肖海军,梁革梅,郭予元. 2013

[12]棉铃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郭予元,吴孔明. 2002

[13]棉铃虫外生殖器的超微结构及其变异. 郭予元,李莉. 1997

[14]肌醇对哲罗鲑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张美彦,王常安,徐奇友,杨星. 2015

[15]桑叶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蔡明,牟兰,刘建勇,王宗礼,黄必志. 2019

[16]鲕鱼卡氏菌感染卵形鲳鲶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满其蒙,徐力文,区又君,苏友禄,郭志勋,冯娟. 2012

[17]胞内劳森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罗万和,程会娟,李振霞,李超,周凯翔,谢书宇. 2019

[18]四种Bt毒素蛋白对二点委夜蛾幼虫毒力测定及中肠组织病理学变化. 杨云鹤,南宫自艳,郭丽伟,王振营,王勤英. 2018

[19]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Ⅲ.抑制线虫发育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王连铮,陈品三. 1997

[20]2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和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王黎琦,曹珺,龚利敏,董冰.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