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稻(藜)轮作栽培技术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庄东英

作者: 庄东英;李亚芳;陈满霞;沈业松;闫凯旋;陈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藜麦;轮作;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ISSN: 1009-1440

年卷期: 2022 年 013 期

页码: 84-86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特点使它在全球广泛种植.江苏沿海地区近年来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以传统稻麦两熟制增产不增效.藜麦栽培范围广泛,能适应多种极端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较高的耐旱性、耐寒性及耐盐碱性,提高旱地利用效率、改良沿海滩涂盐碱地以及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藜麦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我国已在多地有小范围适应性种植,并且逐年扩大,具有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态势.本文分别对水稻、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实现稻(藜)轮作为代表的践行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好典型好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打破传统的稻(麦)轮作模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优质水稻—春甘蓝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万云龙. 2014

[2]不同前茬作物对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陈翠萍,闫殿海,刘洋. 2022

[3]秘鲁藜麦栽培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周学永,付荣霞,李航,周海涛,任贵兴,肖建中,A H Rajasab. 2018

[4]温室切花菊与蔬菜不同轮作方式的效益分析. 张晓波,叶福民,张文洋,马策. 2020

[5]河南西红花-玉米轮作栽培模式探索. 杨红旗,李春明,安素妨,鲁丹丹,梁慧珍,郝仰坤. 2022

[6]中国甘薯高效栽培模式及展望. 谢昊,刘亚菊,张允刚,李强. 2023

[7]仁怀高粱-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应,陈满静,任彦,任艳,姜昱雯,邵明波. 2025

[8]甘蓝类蔬菜—水稻轮作无公害生产模式. 秦文斌,涂安君,黄海溶,王志建,戴忠良,孙春青. 2012

[9]大棚辣椒——水稻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顾大路,孙爱侠,吴传万,杨文飞,杜小凤. 2018

[10]黄瓜、红辣椒-水稻轮作模式对连作障碍的影响. 张红叶,杨文飞. 2017

[11]江苏省沿海地区棉花—水稻轮作研究. 王景宏,王凯,左文慧. 2008

[12]江苏几种稻菜轮作高效生产模式. 齐乃敏,仲秀娟. 2017

[13]水稻-花生轮作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病虫草害的影响. 卞能飞,王晓军,孙东雷,王幸,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俞春涛. 2018

[14]水稻—花生轮作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病虫草害的影响. 卞能飞,王晓军,孙东雷,王幸,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俞春涛. 2018

[15]连续施用沼液水稻油菜轮作耕层土壤的细菌多样性PCR-DGGE分析. 冯丹妮,伍钧,杨虎德. 2019

[16]伊犁地区不同牧草与水稻轮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祁军,简大为,周海宁,沈凤,彭新新,赵玉梅,殷得所. 2020

[17]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8

[18]水旱轮作模式下作物配置和肥水优化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潘艳华,王攀磊,郭玉蓉,王应学,刘树芳,张庆,朱红业,戴陆园. 2018

[19]粮油多熟制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叶天承,陈惠哲,向镜,张义凯,王亚梁,王志刚,熊家欢,孙凯旋,高义卓,张玉屏. 2023

[20]稻-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黄才浚,廖继超,钟建,李菊,王一鸣,林昊,唐建,欧阳裕元,苗明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