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土壤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文科

作者: 刘文科;杜连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丛枝菌根真菌;土壤类型;氮含量;吸氮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7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103-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分离于华北、华中和华南3个生态区及法国引进的丛枝菌根真菌为试验菌株,采用三室根箱培养方法,研究了在华北、华中和华南3种典型土壤(褐土、棕壤和红壤)上对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褐土上,BEG14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51和BEG221略微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41、BEG151、BEG168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在棕壤上,接种对地上部氮含量无显著的促进作用,BEG150和BEG151降低了地上部氮含量,BEG221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在红壤上,BEG167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41降低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50、BEG168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接种根瘤菌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氮营养的影响. 房增国,赵秀芬,孙建好,张福锁,李隆. 2009

[2]内蒙古露天煤矿区回填土壤具生态适应能力丛枝菌根真菌的筛选. 张淑彬,纪晶晶,王幼珊,邹国元,胡振琪. 2009

[3]三种土壤上AM真菌接种对甘薯生长和磷营养的影响. 刘文科,冯固,李晓林. 2005

[4]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释放特点及肥效研究. 王琦,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6

[5]氮肥及基因型差异对玉米吸氮量的反应. 向春阳,凌碧莹,关义新,马兴林,张宝石. 2003

[6]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李兴吉,王岭,程松,刘剑钊,王艺霖,逄娜,梁尧,张水梅,任军,蔡红光. 2022

[7]小麦-玉米轮作下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及作物氮利用的影响. 王霖晓,沈阿林,寇长林,郭战玲,马政华. 2007

[8]不同品种玉米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及 SPAD 值的相关性. 李俊霞,杨俐苹,白由路,王磊. 2015

[9]不同品种玉米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及SPAD值的相关性. 李俊霞,杨俐苹,白由路,王磊. 2015

[10]吉林省中部不同土壤类型区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研究. 张畅,梁尧,盖嘉慧,蔡红光,闫孝贡. 2016

[11]东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指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范作伟,彭畅,金荣德,吴海燕. 2018

[12]保水剂对不同土壤玉米节水增产机理研究. 张帆,肖小平,孙玉桃. 2007

[13]不同施磷量与AM真菌对白浆土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盖志佳,丁俊杰,来永才,张海玲. 2021

[14]分室磷添加下菌根对滇池流域红壤间作玉米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付先恒,年夫照,谷林静,夏运生,张丽,徐刚,刘大会. 2015

[15]砷胁迫对丛枝菌根接种玉米叶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周权男,杨礼富,王真辉. 2014

[16]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诱导的玉米叶片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王真辉,袁坤,杨礼富. 2013

[17]不同施磷水平下AM真菌发育及其对玉米氮磷吸收的影响. 张淑彬,王幼珊,殷晓芳,刘建斌,武凤霞. 2017

[18]盐胁迫下AM真菌对玉米生长及耐盐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固,白灯莎,杨茂秋,李晓林,张福锁,李生秀. 2000

[19]玉米叶片蛋白对AM菌根接种和(或)砷胁迫的应答. 王真辉,袁坤,杨礼富,张俊伶. 2013

[20]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殷晓燕,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laus Dittert.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