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后鳜IgM基因表达量和抗体效价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雨果

作者: 刘雨果;潘厚军;陈偿;石存斌;吴淑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鳜(Siniperca chuatsi);免疫球蛋白M;黏膜免疫组织;荧光定量PCR;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09 年 39 卷 06 期

页码: 4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免疫后,鳜(Siniperca chuatsi)鳃、皮肤、脾脏和头肾中IgM基因表达量变化,同时应用ELISA检测皮肤黏液和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结果显示:最早检测到IgMmRNA转录水平上调的是皮肤和鳃(第4天),而脾脏和头肾在第7天才达到高峰。IgM基因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高峰值分别达到16.3和23.8),皮肤和鳃中的表达量较小(高峰值分别为4.3和8.6)。抗体效价方面,皮肤黏液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早(第7天),但抗体从开始形成到消失持续时间较短(28 d);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迟(第21天),但持续较长(42 d)。结果表明:浸泡免疫能够引发鳜机体和局部均出现免疫应答。从抗体滴度和IgM基因表达量方面考虑,系统免疫组织均高于黏膜免疫组织,表明前者是合成IgM的主要场所。从时间上比较,对抗原刺激最早做出应答的是皮肤黏膜和鳃,其后系统免疫才表现应答作用,这表明了局部黏膜能够在抗原入侵的早期起到抵制作用。

分类号: S941

  • 相关文献

[1]定量PCR检测不同温度下免疫后剑尾鱼IgM的表达. 张铃铃,任燕,王庆,石存斌,吴淑勤. 2010

[2]军曹鱼黏膜免疫组织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苏友禄,郭志勋,徐力文,孔小明,于博,王江勇,冯娟. 2008

[3]洞庭湖水系鳜遗传结构. 袁希平,李成,李鸿,王崇瑞,洪波. 2012

[4]养殖水体添加嗜酸小球菌对鳜发育过程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影响. 夏耘,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郁二蒙. 2016

[5]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致建鲤精密肝切片组织损伤中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杜金梁,曹丽萍,刘英娟,贾睿,赵才源,申玉金,殷国俊. 2015

[6]大菱鲆免疫球蛋白M(IgM)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鉴定. 王蔚芳,李青梅,柴书军,甘玲玲,洪磊,郭军庆,雷霁霖. 2014

[7]剑尾鱼IgM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对其组织表达的影响. 韩进刚,付小哲,石存斌,李凯彬,潘厚军,吴淑勤. 2007

[8]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致建鲤精密肝切片组织损伤中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杜金梁,曹丽萍,刘英娟,贾睿,赵才源,申玉金,殷国俊. 2015

[9]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10]蛭弧菌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预防效果的观察. 杨莉,马志宏,黄文,王秀茹,高儆. 2000

[11]1例人工养殖大鲵腹水病的诊治. 吴玙彤,余波,周思旋,徐景峨,罗永成. 2014

[12]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徐景峨,余波,文正常,方开志,黄家良,唐杰. 2010

[13]一例人工养殖大鲵感染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治. 余波,王芳,杨莉,史开志,徐景峨. 2013

[14]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15]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16]口服免疫灭活菌苗对锦鲤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董少杰,梁拥军,孙向军,杨广,任艳. 2010

[17]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18]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19]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20]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产β-溶血素嗜水气单胞菌. 夏春,马志宏,陈慧英,丁文,赵玉宝.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