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木薯新品种桂木薯9号的选育及适应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柳英

作者: 陆柳英;严华兵;曾文丹;肖亮;李恒锐;郑刚辉;韦婉羚;陈碧梅;曹升;尚小红;施平丽;王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木薯;桂木薯9号;β-胡萝卜素;选育;适应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12 期

页码: 2409-2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用木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特色薯类杂粮作物,选育高 β-胡萝卜素、综合品质优良的食用型新品种是木薯育种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桂木薯 9 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Gui 9)是从新选 048 自交收获的未完全成熟果实中采用胚挽救技术获得再生苗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主要特征为株型直立、块根水平分布、薯形圆柱-圆锥型、块根外皮淡褐色或内皮粉红色、块根肉质橘黄色.鲜薯平均产量在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中分别达到(45.12±7.04)t/hm2、(40.84±3.88)t/hm2;经检测,块根肉质淀粉含量为 26.3%,β-胡萝卜素含量为 454 μg/100 g,氢氰酸含量为 35.1 mg/kg,总糖含量为 2.0 g/100 g,膳食纤维含量为 4.43 g/100 g,钾含量为 553 mg/100 g.该品种富含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元素,且鲜食口感脆甜,被誉为"胡萝卜木薯",其蒸煮食用及制作的木薯汁在色泽和口感上具有独特优势.该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强,中抗朱砂叶螨,适宜密植和机械采收,可在我国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等木薯产区推广种植.桂木薯 9 号新品种的选育,为木薯食品化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可对木薯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分类号: S533

  • 相关文献

[1]因地制宜发展贵州优质蛋白玉米生产. 潘敏娜,郑常祥. 2006

[2]甘肃省玉米育种问题与对策探讨. 李志明,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 2010

[3]薄皮型厚皮甜瓜新品种众天金帅的选育及示范. 徐永阳,徐志红,刘君璞,王金武,王中原. 2003

[4]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刘琨,田玉仙,李绍祥,杨和仙,杨木军,顾坚. 2008

[5]我国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丁国祥,熊洪,曾庆曦. 2003

[6]不同山黧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李佶恺,尚晨,张海玲,陈晶,刘慧莹,韩微波,张强,康昕彤,王建丽. 2014

[7]大豆新品种辽豆34的选育与适应性分析. 曹永强,董丽杰,王雅珍,王文斌,宋书宏. 2016

[8]甘蔗新品种(系)闽糖97-301的选育与种性分析. 李瑞美,张树河,李海明,潘世明. 2015

[9]农菁17号紫花苜蓿选育及栽培技术. 唐凤兰,刘凤歧,刘杰淋,朱瑞芬,韩微波,翟喜海. 2015

[10]麦新品种"轮选518". 杨丽. 2009

[11]食用木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陆柳英,曾文丹,严华兵. 2016

[12]食用木薯周年收获探讨. 陆柳英,曾文丹,严华兵. 2016

[13]7个食用木薯种质的综合特性评价. . 2019

[14]食用木薯天然富硒品种筛选及外源硒强化技术研究. 曹升,陈会鲜,严华兵,谢向誉,尚小红,肖亮. 2019

[15]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会鲜,曹升,严华兵,谢向誉,尚小红. 2019

[16]我国食用木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单荣芝,黄洁. 2013

[17]食用木薯的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 唐杰,李明娟,张雅媛,洪雁,张彦军,王颖,游向荣,周葵,卫萍. 2023

[18]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吸收利用土壤中硒的影响. 曹升,陈会鲜,严华兵,尚小红,曾文丹,陆柳英,肖亮. 2021

[19]不同种质食用木薯的田间病害及对细菌性萎蔫病的抗性. 徐春华,李超萍,欧文军,冯岗,时涛. 2022

[20]几种食用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分析. 段春芳,熊贤坤,任树琴,易怀锋,宋记明,刘倩,李月仙,娄予强,沈绍斌,严炜,周迎春,姜太玲,张林辉,刘光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