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抗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铭维
作者: 孙铭维;童津津;蒋林树;熊本海;毛胜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壳聚糖;无乳链球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1216-1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壳聚糖(CTS)对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引起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分子机制。试验用含不同浓度(0、15.625、31.250、62.500、125.000、250.000、500.000和1 000.000 mg/mL) CTS的脑心浸出液(BHI)培养基培养S. agalactiae,通过测定600 nm吸光度(OD)检测细菌活性;试验用含不同浓度(0、31.25、125.00和250.00 mg/mL)CTS的细胞培养基培养bMECs 24 h后,用S. agalactiae刺激细胞6 h,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转化生长因子激酶1(TAK1)的mRNA表达量,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蛋白65(p-NF-κB-p65)、磷酸化蛋白38(p-p38)、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1) CT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 agalactiae的活性。2)S. agalactiae极显著提高了bMECs的IL-6、IL-1β、TNF-α和IL-8 mRNA表达量(P<0.01);31.25、125.00和250.00 mg/mL的CTS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IL-6、IL-1β、TNF-α和IL-8 mRNA表达量(P<0.05或P<0.01)。3)S. agalactiae极显著提高了bMECs的TLR2、MyD88、IRAK4、TRAF6和TAK1 mRNA表达量(P<0.01);31.25、125.00和250.00 mg/mL的CTS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TLR2、MyD88、IRAK4、TRAF6和TAK1 mRNA表达量(P<0.05或P<0.01)。4)S. agalactiae显著提高了bMECs的IκB-α、 p-NF-κB-p65、 p-p38和p-JNK蛋白表达量(P <0. 05);31.25、125.00和250.00 mg/mL的CTS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IκB-α、p-NF-κB-p65、p-p38、p-ERK1/2和p-JNK蛋白表达量(P<0.05或P<0.01)。综上所述,CTS可以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 agalactiae活性。CTS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转导,减少了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L-8 mRNA表达,从而减弱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炎性损伤作用。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体外法研究壳聚糖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孙铭维,童津津,蒋林树,熊本海,毛胜勇. 2020
[2]无乳链球菌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的合成. 杨德莲,童津津,孙铭维,张婕,张华,熊本海,蒋林树. 2019
[3]壳聚糖在奶牛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孙铭维,童津津,张华,杨德莲,张婕,蒋林树,熊本海. 2018
[4]围产后期亚临床酮病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宝华,宋利文,张航,杨阿日木扎,谢天明,马燕芬. 2019
[5]猪肺炎支原体通过抑制SPLUNC1功能破坏呼吸道炎性反应平衡. 王海燕,张珍珍,倪博,刘蓓蓓,冯志新. 2024
[6]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LPS诱导的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段景龙,宣超莹,刘茂军,马玉忠. 2021
[7]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研究进展. 刘怡,吴晓云. 2020
[8]NF-κB免疫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孙静静,邵军军,常惠芸. 2011
[9]应用大蒜素缓解牛子宫内膜炎损伤的研究. 楚秋霞,陈付英,冯亚杰,张子敬,师志海,施巧婷,王二耀,吕世杰,付晓鹤. 2025
[10]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刘春龙,李忠秋,张帆,姜文博,徐岩,单安山. 2008
[11]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三维培养的形态观察. 王秀美,考桂兰,高爱武,侯先志,高民. 2009
[12]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不同代数对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韩亚南,侯先志,考桂兰,王秀美,杨金丽,高爱武,杨银芬,赵青,高民. 2012
[13]三维模式下培养时间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秀美,侯先志,敖长金,高民,考桂兰,高爱武,兰儒冰,塔娜. 2013
[14]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二维和三维培养及培养后酪蛋白基因的表达. 王秀美,侯先志,高爱武,考桂兰,高民,李大彪,兰儒冰,张楠,张艳明,黄清瑞. 2012
[15]SIRT7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 陈坤琳,钱勇,蒋临正,王慧利,邢光东,李倩倩,仲跻峰. 2019
[16]油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邢媛媛,李红磊,李大彪,胡红莲,张兴夫,高民. 2017
[17]TNF-α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杨磊,王凤龙,丁玉林,丁旭娜,刘德明,赵占宽. 2013
[18]黄花蒿醇提物对奶牛乳腺细胞中共轭亚油酸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作用. 王丽芳,张兴夫. 2019
[19]苜蓿黄酮对脂多糖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占今舜,陈小连,詹康,苏效双,赵国琦. 2018
[20]甲状腺素及胰高血糖素对高温条件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崔瑞莲,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胡菡,周凌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张帆;唐湘方;熊本海
关键词:奶牛;能量负平衡;酮病;发病规律;围产期
-
植物提取物抑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作者:肖莉;刘子豪;南雪梅;熊本海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反刍动物;甲烷;产甲烷菌;活性物质;瘤胃发酵
-
规模化肉牛场数字化管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以阳信亿利源5G数字化牧场为例
作者:张帆;周梦婷;唐湘方;刘民泽;杨振刚;熊本海
关键词:肉牛;数字化牧场;电子耳标;传感器;管控平台
-
迷迭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鹏;刘云龙;蒋林树;屠焰
关键词:迷迭香酸;生物学功能;机制;畜禽;应用
-
牛至精油缓解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鹏;高鹏翔;蒋林树;屠焰
关键词:牛至精油;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
-
益生元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胡秀贞;周梦婷;刘民泽;熊本海
关键词:益生元;生理功能;反刍动物;畜牧生产
-
肉牛生理指标智能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张帆;周梦婷;熊本海;杨振刚;刘民泽;冯文晓;唐湘方
关键词:肉牛生理指标;人工智能;智能监测;传感器;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