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干流基于河床地形的深潭浅滩识别方法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辉

作者: 张辉;危起伟;杜浩;王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潭;浅滩;河床地形;长江上游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1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三种基于河床地形的河流深潭浅滩识别方法(深泓线线性回归法、横截面对称指数法和局部高程差异法)对长江上游干流30 km长河段的深潭和浅滩进行了定量分析识别,并采用5~7倍河宽间距法对这三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识别出的深潭和浅滩总体上较为吻合,少数几个识别结果不一致的位置,可以结合对河床形态的综合分析加以解决。多数情况下,局部高程差异法的识别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但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能够加深对研究区域的认识并使识别结果得到确证。在长江上游干流江段,采用局部高程差异法(T=1.0Sd)应是最佳的河流深潭浅滩识别方法。

分类号: P343.1

  • 相关文献

[1]在日本关于河道整治工程对植被演替影响的研究. 李晓华,李铁军. 2002

[2]凹尾拟鲿(Pseudobagrus emarginatus)——长江上游中国鲇类一有效种(硬骨鱼纲:鲿科)(英文). 程建丽,张鹗,张建强,杨德国. 2016

[3]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红唇薄鳅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申绍祎,田辉伍,汪登强,陈大庆,刘绍平. 2017

[4]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红艳,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 2009

[5]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唐锡良,陈大庆,王珂,刘绍平,罗宏伟,段辛斌. 2010

[6]2021年长江上游区夏收油菜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蒲晓斌,冯林. 2021

[7]长江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翟东东,蔡金,喻记新,王莹,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1

[8]长江上游草鱼种群结构与生长特征.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4

[9]长江上游稻区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思路与进展. . 2007

[10]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长江上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段辛斌,田辉伍,高天珩,刘绍平,王珂,陈大庆. 2015

[11]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和短身金沙鳅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龙安雨,田辉伍,汪登强,陈大庆,周湖海,段辛斌. 2020

[12]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资源利用.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4

[13]经济植物篱在防治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及效果. 陈一兵,朱青,郭云周,朱钟麟. 2005

[14]长江上游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翟东东,蔡金,喻记新,刘红艳,陈元元,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0

[15]长江上游地区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 彭友林,张圣豪,卓驰夫,罗丰,唐阳,杨国涛,王学春,陈永军,吕启明,胡运高. 2017

[16]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3

[17]基于GPS与GIS技术的长江上游山地冲沟的分布特征研究. 何福红,李勇,李璐,张晴雯,白玲玉. 2005

[18]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雍国玮. 2001

[19]长江上游河川沙塘鳢的PCR鉴定. 汪斌,徐飞,杨飞,周波. 2024

[20]长江上游长薄鳅生长和种群参数的估算. 田辉伍,段辛斌,熊星,罗宏伟,刘绍平,陈大庆.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