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吲哚族芥子油苷的代谢调控网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建升

作者: 王建升;顾宏辉;虞慧芳;赵振卿;盛小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途径;植物激素;防御;调控;黑芥子酶;植物抗毒素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739-7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十字花科植物中吲哚族芥子油苷(indole glucosinolates,IGS)是一类色氨酸来源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吲哚族芥子油苷的生物合成和修饰已经阐明,代谢网络中既有不同类型转录调控因子的参与,又受到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调控和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吲哚族芥子油苷的降解存在典型的芥子油苷—黑芥子酶系统和非典型的黑芥子酶代谢途径。文章主要对吲哚族芥子油苷代谢途径、调控网络以及代谢产物进行综述。

分类号: Q946.8

  • 相关文献

[1]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对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调控. 覃碧. 2013

[2]植物激素对铝毒胁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 彭李顺,曹峥英,杨本鹏,蔡文伟. 2022

[3]不同来源黑芥子酶提纯的比较研究. 方强,王海宏,乔勇进,谢祝捷,程秋华,徐芹. 2008

[4]利用DRAINMOD模型模拟不同排水管间距下的作物产量. 温季,宰松梅,郭树龙,王全九,罗纨. 2008

[5]葡萄糖氧化酶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互作中的作用. 白素芬. 2016

[6]镇江2座四方形瞭望楼的考证. 王福海. 2019

[7]猪胃肠道屏障防御机制及其发育关键. 王文娟,孙冬岩,孙笑非,潘宝海. 2018

[8]草地贪夜蛾和亚洲玉米螟种内及种间的竞争行为. 施建琴,郭井菲,何康来,白树雄,张天涛,解海翠,王振营. 2021

[9]杏树冻害的发生与防御措施. 陈玉玲,宋文清,夏乐晗,陈龙,黄振宇. 2021

[10]从防御到进攻:日本农业支持政策转型对中国未来选择的启示. 马红坤,毛世平. 2019

[11]绿僵菌黏附素MAD1体外表达及诱导花生响应的作用. 闫多子,蔡霓,王峰,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2]昆虫植食对植物有性生殖的影响. 张柳桦,雷小春,龚燕兵. 2022

[13]昆虫(家蚕)对白僵菌的防御机制研究进展1. 邢东旭. 2013

[14]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的抗性评价. 卢芙萍,陈青,伍春玲,卢辉,梁晓. 2017

[15]植物芥子酶研究进展. 庞道标,吴宇佳,谭德冠,李定琴,孙雪飘,张家明. 2007

[16]局域网ARP攻击及防御手段. 王青蓝,牛铭晨,徐建华,万发仁. 2011

[17]安徽省小麦干热风、高温逼熟、贪青晚熟、雪灾、倒伏灾害的防御. 陈磊. 2014

[18]硅调节植物抗病性的机理: 进展与展望. 宁东峰,梁永超. 2014

[19]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反防御机制. 严盈,刘万学,万方浩,王进军. 2010

[20]雾害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陈磊.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