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华俊

作者: 廖华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安徽稻茬田;马铃薯;产业结构调整;全程机械化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82-87

摘要: 安徽是全国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也是小麦生产的次适应区域,其中稻作区传统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小麦、油菜生产处于亏损状态,冬闲稻田面积急剧扩增,亟待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在安徽利用稻茬田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区位、气候、上市季节、土地资源、产量效益、机械化耕作等方面的优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科学减灾避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推进安徽稻田马铃薯产业发展,要加强配套技术研究、扩大稻茬马铃薯攻关示范成果应用、强化生产主体培育、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

分类号: F326.11`S344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研究. 刘昭桂. 2017

[2]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在山西中北部地区的应用及意义. 马晋宏,邢宝龙. 2017

[3]山东省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对策建议. 李娜,周进,崔中凯,张华,姜伟. 2019

[4]克山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孙锦秀. 2023

[5]重庆市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钟巍然,张先锋,徐良兵,冯伟,谢明菊,周玉华. 2021

[6]我区农牧民增收途径的探讨. 李新年,李晓灵. 2005

[7]论蚕豆在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吴春芳,金丽华,崔世友,马祥建,徐建平,姜永平. 2002

[8]实施品牌茶战略 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 燕志国,廖振坤,黄仲先,谭济才. 2002

[9]太湖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害虫发生演替及治理技术回顾与展望(综述). 沈国清,杨代凤,陆长婴,陈茂林,丁宗泽. 2002

[10]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田延年,隋新霞,范庆琦. 2004

[11]现代营养科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蒋建平. 2008

[12]加快云南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袁媛,李学林,彭子芸,李丹桐,杨波. 2009

[13]永靖县盐锅峡镇黑方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秦玲芳,何继红,韩永萍,党存娣,金永国. 2020

[14]黑龙江省2019年乳品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 张研,朱赫,黄峰华,李晓晨,王冠,解丹,毕洪文. 2020

[15]适时采取贸易救济应对农产品过度进口. 钟钰. 2016

[16]中国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研究. 曹艳,胡亮. 2015

[17]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朱希刚. 2000

[18]北京水资源忧思-北京水资源的窘境与出路. 姜文来. 2004

[19]夏播油菜——高寒山区新兴的绿色支柱产业. 符明联,李淑琼,吴建华. 2004

[20]山东省烟草病毒病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陈德鑫,王凤龙,钱玉梅,杨清林,时焦,张连涛,魏颖颖.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