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根系几何造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旭阳
作者: 邓旭阳;周淑秋;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玉米根系;数学模型;粒子系统;形态变化;三维可视化
期刊名称: 工程图学学报
ISSN: 1003-0158
年卷期: 2004 年 04 期
页码: 69-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玉米根系形态建成过程根系的结构、生长及分布特点和规律观测研究,构建了描述玉米根系形态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粒子系统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玉米根系生长的三维显示。其结果和实际的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过程基本一致,为农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根系模型。本模型结构简单、可交互、真实感强,可以较好地虚拟玉米根系的生长过程。
分类号: S126
- 相关文献
[1]玉米雌穗几何造型研究. 肖伯祥,郭新宇,郑文刚,王丹虹. 2007
[2]玉米叶片形态建成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郭新宇,邓旭阳,郑文刚,赵春江,王纪华. 2004
[3]粒子系统在虚拟作物生长中的应用研究. 袁琪,周淑秋,郭新宇. 2007
[4]基于粒子系统思想的叶片纹理构造. 雷蕾,郭新宇,周淑秋. 2004
[5]基于粒子系统的土壤可视化仿真研究. 王功明,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8
[6]基于面向对象八叉树的虚拟漫游碰撞检测. 王功明,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8
[7]基于OpenGL几何变换的虚拟漫游视点控制及应用. 王功明,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7
[8]粒子系统的优化技术研究. 王功明,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8
[9]农业场景中下雪和积雪的实时模拟. 魏伟,郭新宇,赵春江,陆声链. 2008
[10]基于交互式骨架模型的玉米根系三维可视化研究. 赵春江,王功明,郭新宇,陈立平,王纪华. 2007
[11]不同秸秆还田耕作模式对耕层土壤质量、玉米根系发育及氮积累的影响. 常程,刘晶,史磊,韩雷,赵海岩. 2021
[12]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解钾菌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柳开楼,黄晶,韩天富,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胡惠文,叶会财,胡志华,张会民. 2020
[13]四个玉米自交系根系内生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许艳蕊,方志军,卢晓平,穆春华,范秋苹,郝鲁江. 2016
[14]不同的滴灌定额对乳熟期玉米根系分布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田宇欣,梁飞,李全胜,王国栋,曾胜和. 2021
[15]玉米根系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关系及调控措施. 刘剑钊,单美玉,蔡红光,闫孝贡,袁静超,张洪喜,任军. 2014
[16]地膜残留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韩东勋,李晓红,马俊,刘琪,刘汉江,何文清,刘晓东,赵娜,刘家磊. 2024
[17]隐式曲面在三维植物建模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温维亮,郭新宇,陆声链,赵春江. 2010
[18]改进隶属度FSVM方法在多类别分类中的应用. 任东,于海业,王纪华,乔晓军. 2008
[19]基于线性组合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病害图像识别研究. 任东,于海业,王纪华. 2007
[20]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 张馨,乔晓军,刘恩,罗惠谦,王成.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
作者:吴华瑞;赵春江;李静晨
关键词:多模态融合;人机交互;农业知识问答;甘蓝作物;大语言模型
-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作者: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学研协同
-
基于Micro-CT分析大豆种子结构表型及构建种子重量预测模型
作者:刘长斌;李远鲲;郭民坤;樊江川;郭新宇;卢宪菊
关键词:Micro-CT;大豆;结构表型;重量预测;模型构建;机器学习
-
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赵春江;马晨;李瑾;王小萌
关键词: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主要挑战;未来趋势
-
基于ROS的蔬菜移栽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马文强;冯青春;李亚军;茹孟菲;赵春江
关键词:蔬菜移栽机器人;控制系统;ROS;伺服控制
-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作者:曹冰雪;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智能育种
-
果园风送喷雾风力调控试验台设计及试验
作者:李琪;窦汉杰;翟长远;高原源;杨硕;赵春江
关键词:果园精准施药;风力调控试验台;风送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