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与覆膜处理对高山反季节鲜食玉米产量及生长状况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长见
作者: 廖长见;林建新;纪荣昌;卢和顶;陈山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山反季节;鲜食玉米;播期;地膜覆盖
期刊名称: 福建稻麦科技
ISSN: 1008-9799
年卷期: 2009 年 04 期
页码: 36-40
摘要: 文章就开展高山反季节鲜食玉米栽培所涉及的播期选择、覆膜选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闽东地区播种期调整在5月上中旬为最佳;覆膜栽培能不同程度提高地温,改善土壤水、热、气等生长环境,因而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而黑膜覆盖比白膜覆盖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分类号: S513.01
- 相关文献
[1]高寒区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对鲜食玉米生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2020
[2]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胡加如,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程玉静. 2013
[3]播期对北疆鲜食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尹鹏,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塔力木·再那力别克,玛日耶姆·麦麦提,台外库力·吾斯曼,郭文超,刘文. 2017
[4]播期和种植方式对轮作模式下设施鲜食玉米相关性状的影响. 张娟,郭仁琼,陈晓红,李金,郑平,宋俏姮. 2023
[5]不同播期对皖南烟区春季鲜食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齐耀程,竟丽丽,胡军华,高正良. 2016
[6]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干鲜重的影响. 王俊,阮龙,王世济,陈洪俭. 2011
[7]安徽沿江地区露地鲜食玉米适宜播期确定. 张林,周登峰,武文明,彭晨,季学勤,杨太明,王世济. 2023
[8]不同播期覆膜栽培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红,魏彦宏,刘国宏,齐莹莹,孟阿静. 2018
[9]闽东高山反季节糯玉米栽培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 2011
[10]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海军,曾燕南,周影. 2010
[11]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王菁菁,徐珊珊,赵静红. 2016
[12]几种杀虫剂防治玉米粘虫田间药效试验. 刘振文,庄光辉,岑彩霞. 2012
[13]广州地区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与抗寒力的季节动态. 何康来,王振营,张宝鑫,黄少华. 2007
[14]鲜食玉米应用不同厚度PBSA降解膜效果研究. 安颖蔚,史书强,冯良山,张鹏. 2017
[15]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卞晓春,吴春芳. 2015
[16]不同质材覆盖方式对鲜食玉米育苗保温试验研究初探. 姚坚强,朱金庆,王美兴,任永源,张莲英. 2009
[17]耐盐牧草-肉羊-鲜食玉米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高效配套技术. 王兰萍,王为,潘宗瑾,洪键,王海洋,耿荣庆. 2016
[18]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 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葛红,单志良. 2014
[19]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汪凯华,单志良,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葛红,顾春燕. 2014
[20]鲜食用玉米无公害生产技术. 袁增干,袁媛,刘卫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闽双色6号籽粒发育中叶酸合成代谢基因挖掘与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许静;庄炜;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叶酸;籽粒发育;Mfuzz聚类
-
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云南和四川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林江;蒲汝民;张铁怀;廖长见;胡剑锋;黄剑波;李红玉;陆卫;刘发伟;刘增杰;向雯琪;林海建
关键词:牛奶玉米;产量;品质;比较分析
-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作者: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发芽率;耐寒性;育种
-
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作者:李淑君;刘娅娟;张扬;蒲汝民;袁亮;廖长见
关键词:重金属;Pb污染;Cd污染;甜玉米;积累特征;分子检测
-
4个彩色马铃薯品种花青素组分和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李华伟;罗文彬;李国良;许国春;许泳清;纪荣昌;林赵淼;张鸿;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组分;含量
-
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异特征及优异品系发掘
作者:罗文彬;许国春;李华伟;林志坚;兰毓芳;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品系;营养品质;遗传变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