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半矮秆基因品系RA73与4个sd-1半矮秆基因恢复系的株高遗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宗卜

作者: 严宗卜;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半矮秆基因;RA73;株高;遗传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6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10-1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具有sd-r新半矮秆基因的品系RA73与具有sd-1半矮秆基因的4个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蜀恢527和成恢047)杂交,对亲本、F1和F2的株高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株高为82.4~94.5cm;F1的株高为126.6~133.1cm;F2代植株高度产生分离,高株(101~140cm)∶半矮秆(71~100cm)∶矮秆(45~70cm)值经χ2分析,符合9∶6∶1的比例,为2对不等位的半矮秆基因独立分配遗传。探讨了sd-r半矮秆基因在杂交水稻上应用的可能性和方法。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新半矮秆sd-r基因品系RA73与半矮秆sd-1基因保持系的株高遗传. 严宗卜,甘雨,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 2007

[2]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潇湘矮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鉴定. 吴云天,曾翔,袁隆平. 2007

[3]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 方兆伟,刘金波,王宝祥,迟铭,宋兆强,李健,杨波,卢百关,刘艳,周振玲,秦德荣,徐大勇. 2016

[4]水稻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6个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刘金波,徐波,李建红,李健,刘艳,周振玲,杨波,迟铭,宋兆强,卢百关,方兆伟,王宝祥,徐大勇. 2017

[5]水稻株高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彭丹丹,邢家宝,胡慧,吕文恺,邵丽明,张陈玲,杜斌,邱先进,徐建龙,邢丹英,杨隆维. 2015

[6]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遗传的世代平均数分析. 刘金波,宋兆强,方兆伟,杨波,王宝祥,李健,迟铭,刘艳,周振玲,徐大勇. 2017

[7]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向编辑水稻SD1基因. 胡雪娇,杨佳,程灿,周继华,牛付安,王新其,张美良,曹黎明,储黄伟. 2018

[8]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对株高表达的影响及其对GA_3的敏感性. 程灿,吴跃进,刘斌美,童继平,吴敬德,张瑛,吴瑾华,袁勤. 2006

[9]籼粳水陆稻杂交的株高和结实率遗传. 杨江义,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周玉萍. 2002

[10]冬小麦种质株高杂种优势及遗传研究. 李世平,张新平,田玉凤. 2003

[11]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12]大豆不同亲本正交和反交后代株高遗传规律的比较研究. 曹永强,谢甫绨,张惠君,王海英,宋书宏,王文斌. 2006

[13]申香粳4号矮秆基因遗传初步分析. 李军,顾德法,朱旭东,李林峰. 1998

[14]冬小麦种质株高杂种优势及遗传研究. 张新平,田玉凤,李世平. 2003

[15]半矮秆基因BnaA6.rga-ds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鉴定. 刘超,吴江生. 2015

[16]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1998

[17]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18]分期播种插秧对水稻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苏玉安,王昌华,唐志强,蒋洪波,吕桂兰,李小宛. 2018

[19]籼型恢复系导入群体株高的遗传剖析. 王辉,钱益亮,张宏军,陈满元,夏加发,李泽福,石英尧,吴险峰,王安东,朱苓华,高用明,徐正进. 2010

[20]影响水稻株高和剑叶宽主效QTL对人工选择的响应. 王韵,程立锐,郑天清,孙勇,周政,杨静,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