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羊茅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sp.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文进

作者: 金文进;李春杰;南志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共生体;碳源和氮源;生长温度;培养基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57-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对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sp.的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进行了报道。研究发现:中华羊茅内生真菌能在10-30℃生长,5℃和35℃几乎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是25℃;适宜的pH是7-9;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利用能力最好的分别是甘露醇和酵母浸液;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与产孢特性存在差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水琼脂(WA)和海水营养琼脂(SNA)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但WA和SNA产孢最多。

分类号: Q93

  • 相关文献

[1]污泥二步法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工艺污泥二步. 许文江,刘美龄,谢小青,戴兰华,余淑蓉,黄明强,张雪芹,陈志峰. 2011

[2]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曹鸣庆,李岩,刘凡. 1993

[3]污泥二步法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工艺. 许文江,刘美龄,谢小青,戴兰华,余淑蓉,黄明强,张雪芹,陈志峰. 2011

[4]我国3种疯草的内生真菌培养特性研究. 汪治刚,曹师,徐娜,徐杉,李彦忠. 2017

[5]豌豆-根瘤菌共生体对盐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徐勃,马绍英,张绪成,李胜,柴强. 2019

[6]球孢白僵菌-玉米共生体对亚洲玉米螟取食行为的影响. 隋丽,徐文静,朱慧,张正坤,费泓强,陈日曌,汪洋洲,李启云,路杨. 2020

[7]西藏河谷区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体的筛选. 田丽,王富强,汤继旺,叶彦辉,陈文峰,金涛,彭君,邵小明. 2020

[8]昆虫共生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王渭霞,朱廷恒,赖凤香. 2021

[9]大豆寄主共生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江木兰. 2001

[10]丛枝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及其在紫花苜蓿上的研究展望. 张瑞,于林清,孟根花,李重祥,张宇,乌恩. 2009

[11]葛属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的研究进展. 胡书娟,詹庆才,刘璐. 2020

[12]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效应、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李敏,王琳. 2015

[13]部分苹果品种花朵出粉率及发芽率试验. 刘晶,杨巍,吕春晶,和平,王杰. 2010

[14]玉米自交系高频率再生因素研究. 王景雪,孙毅,胡晶晶,崔贵梅. 2004

[15]不同木腐菌菌糠对双孢蘑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谈峰. 2016

[16]贵州药用石斛组培快繁初代培养研究. 吴明开,李晶. 2010

[17]塔形毛白杨CV-BJHR01的组织培养技术. 冯妍,魏建华,戴绍军,王宏芝. 2009

[18]不同培养基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 郑明海,金群力,方平,傅家林,叶仲顺. 2009

[19]不同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陈淑萍,王雪征,崔银辉,茜晓哲,宋聪敏,庞建周,陈秀敏. 2013

[20]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