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下“甬优8号”的产量表现与干物质积累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青

作者: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甬优8号;栽培方式;产量;干物质积累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科技

ISSN: 1001-0106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35-36

摘要: 为促进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杂交粳稻"甬优8号"为材料,进行了传统常规高产栽培方式与利用实地氮肥管理和间歇灌溉技术-新型栽培方式的大田栽培对比试验,研究了其产量表现和生长季干物质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新型栽培方式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北粳南移”甬优8号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陈红萍,胡青峰,王记林,罗世友,邓伟,陈大洲,张昆. 2015

[2]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3]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及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吴健强,朱速松,张大双,彭强,江学海. 2015

[4]油研10号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任廷波,赵继献. 2008

[5]白浆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性状的影响. 鹿树森,周宝库,马星竹,魏丹,赵清国,高中超,陈雪丽,杨军. 2011

[6]不同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基质栽培试验及效益分析. 冯海萍,曲继松,郭文忠,胡凤娇,吕志涛,李晓风. 2010

[7]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稻株两优4024与H优159产量形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敬礼恒,李蓉,何川,洪珊,邓化冰. 2014

[8]紫苏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田世刚,陈俊锟,沈奇,王仙萍,郭平. 2016

[9]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产量的影响. 郑伟,肖国滨,刘小三,叶川,肖小军,李亚贞,黄天宝,余跑兰,陈明. 2015

[10]不同栽培密度下一穴双苗对镇油7号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葛永申,张丽佳,杨军,岳绪国. 2018

[11]不同栽培方式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王克雄,吴利晓,张晓娟,秦爱红,关耀兵,张倩男. 2019

[12]不同节水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及效益风险分析. 陈书强. 2020

[13]不同栽培方式对工业大麻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雪,王世发,王庆峰,李庆鹏,解林昊. 2019

[14]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高怀中,王伟中. 2020

[15]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Ⅱ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曾正明,罗俊涛,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 2010

[16]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产的影响. 孙世海,王利英,谢世平,李树和. 2001

[17]不同栽培方式对田家紫皮大蒜产量的影响. 王一鸣,苗明军,缪鑫,宋锐,李菊,陈娟,廖继超,唐建. 2021

[18]庆阳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两种栽培方式差异比较研究. 张文伟,李峰,耿智广,李可夫,胡新元,陆立银,慕晶,苏龙,林子君. 2017

[19]不同栽培方式对瓦尔岗七星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孙松英,赵伯莲,张忠武,李雪峰,詹远华,王玲. 2019

[20]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 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