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结合炔草酯对禾本科杂草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贵

作者: 王晓琳;张朝贤;黄红娟;魏守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秸秆;炔草酯;杂草;小麦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130-13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改进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田杂草治理技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还田量单独或结合炔草酯施用对后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稻秸秆单独还田量从1 125 kg/hm2增至4 500 kg/hm2,小麦田杂草发生密度显著下降,4 500 kg/hm2秸秆还田量下小麦分蘖期前杂草发生密度下降60%左右;结合炔草酯施用时,杂草发生密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不同还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且炔草酯除草活性未受到影响。秸秆还田或炔草酯单独或结合施用均对小麦生长发育无明显的胁迫影响,4500 kg/hm2秸秆单独还田量下,小麦苗期功能叶SPAD值较对照增加7.0%,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14.9%和12.2%;抽穗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增加28.3%、85.2%和100.0%;千粒重、有效穗数和产量分别增加3.9%、6.7%和16.1%。4 500 kg/hm2秸秆单独还田量对杂草控制效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均与炔草酯推荐剂量单独施用无显著差异,表明该秸秆还田量具有良好的农田生态效应。

分类号: S512.1`S451

  • 相关文献

[1]氟唑磺隆与炔草酯在小麦及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毛江胜,陈子雷,郭长英,李慧冬,方丽萍,张文君,丁蕊艳. 2020

[2]甲基二磺隆和炔草酯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效果研究. 于金萍,刘亦学,张惟,李琦,白鹏华. 2018

[3]不同缓解方式对小麦炔草酯药害的补救效果. 苏旺苍,燕照玲,葛玉红,吴仁海,王恒亮,孙润红,鲁传涛,屈俊峰,王玉珍. 2015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和土壤中炔草酯及其代谢物炔草酸的残留量. 段劲生,王梅,孙明娜,吴文静,胡本进,高同春. 2013

[5]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6]水稻秸秆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 李俊,赖运平,张泽全,魏会廷,彭正松,杨武云. 2010

[7]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研究. 孙锡发,冯文强,秦鱼生,王昌全,涂仕华. 2008

[8]不同药剂防除小麦地杂草田间试验初报. 叶照春,陆德清,何永福. 2008

[9]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朱建义,郑仕军,赵浩宇,刘胜男,陈贵明,周小刚. 2018

[10]小麦种衣剂及麦田高效除草剂方案筛选. 陈卫宇,陈传翔,谷涛,吴承东,王健生. 2019

[11]麦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的除草活性. 徐洪乐,樊金星,张宏军,吴仁海,苏旺苍,薛飞,孙兰兰,鲁传涛. 2019

[12]绿肥-小麦套作生态控草技术初探. 苏瑶,何振超,杨艳华,贾生强,唐旭,沈阿林. 2019

[13]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宋小琴,路战远,张德健,李淑芳,程国彦,马旭明. 2009

[14]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冒宇翔,沈俊明,王晓琳,李贵. 2018

[15]氰草津防除小麦田播娘蒿效果初报. 孙建伟,王恒亮,吴仁海,张永超,原京超,夏明聪. 2008

[16]小麦及变异后代对部分农田杂草的化感效应及其防控潜力. 李兰兰,欧巧明,陈军,厚毅清,王炜,罗俊杰,陈秀兰. 2022

[17]40%砜吡草唑悬浮剂防除小麦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彭静澜,刘昱彤,刘乐,吴平. 2024

[18]小麦幼苗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丁布对杂草的异株克生活性. 郑永权,董丰收,姚建仁,Karl Hurle. 2005

[19]春草秋治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胡芙蓉,彭学可,赵鹏飞,刘全清,张宏彦. 2014

[20]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周小刚,郑仕军,罗春花,唐裕智,张建军,高菡,朱建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