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小麦估产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卫国
作者: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TM影像;产量形成;估算模型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7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168-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和机理性,在广域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多品种小麦的种植试验,并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小麦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LAI和生物量及时替换小麦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小麦产量的估测。通过试验验证,小麦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小麦产量的RMSE为354.18 kg.ha-1,利用小麦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小麦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TM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水稻估产模型. 李卫国. 2007
[2]基于优化ISODATA法的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2009
[3]基于TM影像的小麦全蚀病危害信息提取. 马新明,程登发,陈雪,马建文. 2009
[4]几种生物刺激素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调控. 张运红,杨占平,郑春风,和爱玲,秦毛毛,黄绍敏,刘艳喜,骆晓声,杨红燕,张江川. 2019
[5]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留根,刘红江,沈明星,郑建初. 2015
[6]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2013
[7]基于TM影像江阴市土地利用/覆盖监测. 王华,申双和,李秉柏. 2006
[8]MODIS逐日积雪覆盖率产品验证及算法重建. 张颖,黄晓东,王玮,梁天刚. 2013
[9]基于多时相TM影像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崔方宁,宋晓宇,孙宝生,王纪华. 2012
[10]基于TM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线性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 董斌,陈立平,王萍,张长勤. 2012
[11]基于TM影像的冬小麦苗期长势与植株氮素遥感监测研究.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童庆禧,刘良云. 2007
[12]基于TM影像的川西北理塘草地沙化的时空特征. 任安才,任国业,邓良基,石承苍,周华茂,刘卫东. 2008
[13]基于NDVI和氮素积累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宋晓宇,童庆禧. 2008
[14]基于ISODATA法的冬小麦产量分级监测预报.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2009
[15]利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作物分类方法. 马丽,徐新刚,贾建华,黄文江,刘良云,程一沛. 2008
[16]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孙玲,朱泽生,,刘羽,张继林. 2004
[17]基于TM影像的草原沙漠化信息增强方法的研究. 刘同海,吴新宏,董永平. 2009
[18]基于卫星遥感的冬小麦拔节期长势监测. 李卫国,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宋晓宇. 2007
[19]基于TM影像的作物自动分类技术研究. 侯亮,王新栋,高倩,刘素英. 2015
[20]基于中分辨TM数据的水稻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李志鹏,李正国,刘珍环,吴文斌,谭杰扬.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
作者:吴华瑞;赵春江;李静晨
关键词:多模态融合;人机交互;农业知识问答;甘蓝作物;大语言模型
-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作者: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学研协同
-
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赵春江;马晨;李瑾;王小萌
关键词: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主要挑战;未来趋势
-
基于ROS的蔬菜移栽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马文强;冯青春;李亚军;茹孟菲;赵春江
关键词:蔬菜移栽机器人;控制系统;ROS;伺服控制
-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作者:曹冰雪;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智能育种
-
果园风送喷雾风力调控试验台设计及试验
作者:李琪;窦汉杰;翟长远;高原源;杨硕;赵春江
关键词:果园精准施药;风力调控试验台;风送喷雾
-
基于实例分割技术的草莓叶龄及冠幅表型快速提取方法
作者:樊江川;王源桥;苟文博;蔡双泽;郭新宇;赵春江
关键词:移动式表型平台;实例分割;草莓表型;叶龄统计;冠幅;Mask R-CNN;ResN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