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培养及胚胎发育途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爱松

作者: 曾爱松;华秀红;张云霞;宋立晓;高兵;严继勇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青花菜;四倍体;小孢子培养;发育途径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08 期

页码: 1358-13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同源四倍体青花菜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诱导条件及胚胎发育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重要因子,基因型A36的出胚率最高,达到28.5个·蕾-1;热激胁迫(32.5℃)诱导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胚胎发生途径转换,其小孢子胚胎发育途径为典型的单核期小孢子经对称分裂产生胚胎的途径(B途径);4℃低温预处理1d或2d结合32.5℃热激1 d后,对称分裂和多细胞团增加,供试基因型小孢子出胚率显著提高。本研究将有助于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其他芸薹属小孢子胚胎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 张丽,白小娟. 2011

[2]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英文). 张丽,白小娟. 2010

[3]耐寒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 曾爱松,高兵,宋立晓,张云霞,李健绮,严继勇. 2015

[4]不同温度预处理对青花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孙继峰,方智远,袁素霞,李占省,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刘玉梅. 2015

[5]四倍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 刘晓东,吴芳,孟川,牟金贵,王玉海,王明秋. 2023

[6]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7]青花菜小孢子供体与 DH 群体性状相关性初步研究. 姚星伟,江汉民,文正华,单晓政,刘莉莉,牛国保,吴峰,孙德岭. 2012

[8]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研究. 吴丽艳,胡靖锋,杨兴梅,李石开,钟利. 2009

[9]小孢子培养技术在青花菜上的应用. 张延国,王晓武. 2005

[10]小孢子技术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中的应用.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刘明霞. 2017

[11]提高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反应的研究. 陆瑞菊,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黄剑华. 2006

[12]低温预处理对刺梨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张绿萍,陈红. 2010

[13]马铃薯花粉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吴旺泽,彭晓莉,王蒂,刘小平. 2009

[14]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曾爱松,高兵,宋立晓,张云霞,李健绮,李英,侯喜林,严继勇. 2014

[15]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16]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1

[17]微型结球白菜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卢松,陶莲,吴康云,邓英,王天文,赵大芹. 2015

[18]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邓英,陶莲,李正丽,郭惊涛,吴康云,孟平红,赵大芹. 2012

[19]葫芦科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童龙,李玲,王志伟,唐炎英,肖璐,李涵,孙小武. 2013

[20]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与植株水平耐低氮性的关系. 陆瑞菊,陈志伟,何婷,王亦菲,杜志钊.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