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水稻机械收获对产后损失的影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谷英楠

作者: 谷英楠;孙鸿雁;毕洪文;段新宇;王敬元;何晶丽;姜莹;刘国玲;李金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产后损失;联合收割机;收获速度;籽粒含水量

期刊名称: 农业展望

ISSN: 1673-3908

年卷期: 2020 年 007 期

页码: 114-118

摘要: 黑龙江省水稻以联合收割机收获为主,但不适宜的收获时间、收获行驶速度均易造成产后损失.利用四种联合收割机在不同收获时间、不同收获速度及不同区域对水稻产量损失进行机收试验,结果表明:在较晚收获时,水稻掉粒损失量较低,其中洋马联合收割机与较早时期收获相比,损失量最高可下降至46.43 kg/hm~2;在行驶速度较慢(5~6 km/h)时,水稻掉粒损失量较低,洋马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掉粒损失量为171.46 kg/hm~2;在转角区损失量较高,两种联合收割机较直行区损失量均上升50%以上.最后,对影响水稻产后损失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分类号: F326.11%S225.4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及对策. 马向阳. 2009

[2]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李显旺. 2006

[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减损潜力研究. 高利伟,许世卫,李哲敏,成升魁,喻闻,张永恩,李灯华,王禹,吴晨. 2016

[4]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 薛军,李璐璐,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明博,张万旭,张国强,高尚,白氏杰,初振东,李少昆. 2018

[5]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 薛军,李璐璐,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明博,张万旭,张国强,高尚,白氏杰,初振东,李少昆. 2018

[6]降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关键技术研究. 马晶,刘海天,刘武仁. 2016

[7]河南省夏玉米不同品种脱水速率研究. 赵霞,司雪琴,蔺锋,房志勇,刘京宝,黄璐,夏来坤. 2010

[8]宁夏旱作区春玉米不同品种籽粒灌浆及脱水速率差异分析. 王斐,赵娟,吴利晓,王克雄,关耀兵,李玉莲. 2018

[9]忻州市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筛选. 宫帅,张中东,郭正宇. 2018

[10]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进展. 张凤启,王邑双,丁勇,张君,赵霞,赵发欣,唐保军. 2018

[11]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邓杰,孙丽芳,王霞,于洋,侯立龙,裴童童,高树仁. 2019

[12]燕山北部丘陵温热区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筛选. 张昊,郝春雷,董喆,郑伟,边丽梅,张丽妍,慈艳华,孟繁盛. 2020

[13]玉米籽粒水分的快测法误差分析. 阎晓光,杜艳伟,李洪,董红芬,李爱军,王国梁,周楠. 2020

[14]黑龙江半湿润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含水量及机收相关性状分析. 林红,马延华,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李绥艳,孙德全. 2020

[15]黑龙江省早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收购价格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宋英博. 2022

[16]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系)脱水及穗发芽特性研究.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 2016

[17]428份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比较分析. 贾腾蛟,李平芳,王利锋,张艳丽,李晶晶,曹言勇,马娟,李会勇. 2019

[18]授粉后不同时期玉米籽粒含水量相关QTL定位. 吴文强,赵强,赵满义,郭向阳,王安贵,刘鹏飞,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2

[19]制罐(糊状)甜玉米的采收期. 李庆富,王惠英. 1990

[20]玉米籽粒含水量性状相关SSR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分析. 王新涛,杨青,代资举,王艳,李保全.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