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马铃薯间作种植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成章

作者: 杜成章;陈红;李艳花;曾宪琪;王萍;张继君;孟繁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蚕豆;马铃薯;多样性;赤斑病;防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180-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系统探索蚕豆赤斑病防控策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2010-2011连续2年在重庆市3个区县进行蚕豆与马铃薯间作试验。结果表明,蚕豆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能有效控制蚕豆赤斑病的发生,改善蚕豆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蚕豆与马铃薯间作行比为2∶2时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效果最好,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分别为46.5%和26.3,在此模式下经济效益最大,纯收入达18 454.9元/hm2。

分类号: S436.43

  • 相关文献

[1]几种生物农药对青海蚕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张乐怡,刘宇,陈平强,翁华,马志卿. 2022

[2]青海省22份蚕豆种质资源对赤斑病的抗性鉴定. 张贵,喻敏博,侯璐,郭兴莲,张宪,李萍. 2021

[3]不同药剂对蚕豆赤斑病综合防控效果分析及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陈新,袁星星,崔晓艳,顾和平,陈华涛,张红梅,刘晓庆,张智民. 2015

[4]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 黄燕,段灿星,东方阳,朱振东. 2011

[5]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试验.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崔晓燕,袁星星,张红梅. 2012

[6]灰葡萄孢蚕豆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 黄燕,朱振东,段灿星,武小菲,东方阳. 2014

[7]油菜与蚕豆间作模式对油菜菌核病危害及产量的影响. 黄华磊,李艳花,肖长明,刘涛,石有明,周燕. 2018

[8]蚕豆蛋白质亚基分析与特异种质鉴定. 刘玉皎,侯万伟,石建斌. 2012

[9]云南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形态学遗传多样性分析. 何玉华,杨峰,王丽萍,吕梅媛,宗绪晓,代程,包世英. 2014

[10]马铃薯蚕豆间套作边行效应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影响研究. 李萍,张永成,田丰. 2012

[11]9种叶面处理剂对马铃薯早晚疫病的防控效果. 王立,郑果,李继平,惠娜娜,郭子坤. 2021

[12]内蒙古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发生与防控. 曹春玲,郭江岸,姜凯,融晓君,董奇彪,李海峰. 2020

[13]武汉地区马铃薯Y病毒株系的类型. 陈汝豪,王靖惠,姚妮娜,柳俊,NIE Xianzhou,聂碧华. 2015

[14]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张华普,张丽荣,沈瑞清. 2012

[15]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吴婧波. 2018

[16]中华鳖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周剑光,杨先乐,艾晓辉. 1999

[17]化控技术在蚕豆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刘玉皎. 2003

[18]蚕豆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李爱萍,赖永红,廖海林,郑开斌. 2002

[19]江苏省蚕豆种质鉴定和评价利用. 马镜娣,庞邦传,王学军,汪凯华,陈柏森. 2002

[20]设施蚕豆群体结构消长的影响因素. 夏礼如,尹淑瑜,卞晓春,吴春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