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凤泉
作者: 于凤泉;田春晖;李志强;孙富余;纪明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僵菌;稻水象甲;防治效果;微生物农药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08 年 06 期
页码: 9-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水稻移栽后5~7 d,田间用绿僵菌M aL03孢子悬浮液(3.0×1013、5.0×1013、7.5×1013孢子/hm23个剂量)、绿僵菌制剂M aJ01(5.0×1013孢子/hm2)喷雾处理,7~9 d后调查不同田块稻水象甲密度后按同等剂量和方法施用菌剂。试验结果表明,田间喷施绿僵菌孢子悬浮液1次,经7~9 d采集田间成虫室内饲养1~10 d有近50%染病死亡。首次处理后15 d菌剂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为66.7%~88.3%,按卵密度计算菌剂的防效为59.0%~82.7%,按幼虫量计算的防效为68.4%~79.6%,菌剂处理较对照稻谷增产23.4%~31.8%。从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看,金龟子绿僵菌可以成为稻水象甲的生物防治药剂。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2]绿僵菌菌剂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于凤泉,孙富余,李志强,刘培斌,田春晖,高松,张泽华. 2003
[3]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刘少兰,张昌容,班菲雪,卯婷婷,章行远,刘梅. 2021
[4]40%福戈WG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 应志龙,刘都才,唐涛,刘雪源. 2010
[5]12种杀虫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效. 陈彦,田春晖,李柏宏. 2000
[6]几种中低毒杀虫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效果研究. 高俊全,孙宇,邢春强,宋烨华. 2010
[7]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防治稻水象甲. 刘金文,杨桂华,李建平,李茂海,侯云龙,曲文莉. 2009
[8]绿僵菌对高尔夫球场蛴螬防治效果的比较. 农向群,李存焕,张泽华,庞保平. 2007
[9]生物杀虫剂组合在有机水稻种植中的作用效果. 刘蓉,赵薇,农向群,周燕,石育萍,于丽,杨金娟,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3
[10]蔬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三)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选购与合理使用. . 1997
[11]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中的应用进展. 姚婷,石海林,杨琦,文晓芬,李维思,许明金. 2020
[12]微生物农药液体深层发酵的泡沫产生与控制. 刘芳,廖先清,陈伟,周荣华,万中义. 2020
[13]FAO/WHO用于植物保护和公共卫生的生物农药登记指南(三)━━微生物农药. 袁善奎,曹兵伟,周艳明,王以燕. 2018
[14]苏云金芽胞杆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耿丽丽,陶岭梅,张宏军,张杰. 2021
[15]我国生物农药制剂生产应用现状与前景. 郑铁军. 2005
[16]常规施药机具喷施微生物农药研究. 傅锡敏,吴萍,龚艳,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 2006
[17]微生物农药管理现状与展望. 曹蓓蓓,袁善奎,周普国. 2017
[18]我国微生物农药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技术相关标准. 王以燕,袁善奎,农向群,李梅. 2021
[19]2023年我国登记的新农药特点. 白小宁,李友顺,农向群,王以燕,赵安楠. 2024
[20]2010-2020年全球新登记的主要活体微生物农药活性成分与启示. 刘芳,方伟,王月莹,张志刚,王开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北方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效益分析初报
作者:马亮;李志强;韩雷;董立强;杨铁鑫;赵旭;吴朝晖;马晓慧;孙富余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产投比;综合效益
-
辽宁省稻水象甲若干生物学特性变异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赵旭;田春晖
关键词: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变异;种群衰退
-
水稻及茭白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耐寒性比较
作者:杨眉;孙富余;邵凌云;李志强;刘欣宇;于凤泉
关键词:水稻;茭白;二化螟;幼虫;耐寒性
-
常见水稻蚜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
作者:邢亚楠;代克涛;桑海旭;马晓慧;车喜庆;孙富余;吕洋
关键词:水稻蚜虫;种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
基于仿真模型探讨病毒传播的流体力学实验
作者:李霞;李志强;史振东;焦晓燕;李华;王慧贤;冯占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飞沫传播;气固耦合;COMSOL仿真